司马错浮江伐楚之策:三峡首次登上历史舞台
在秦孝公(公元前3665438年+公元前0-338年),就有“巴蜀合汉中”的思想,但直到公元前365438年,司马错才将其发展为“漂江攻楚”的策略。《华阳国志》载有司马错的论述:“(巴蜀)水接楚,有巴之力,船东漂至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短短几句话就勾勒出了利用蜀国之富、巴卒之水、川峡避实而攻虚,出奇制胜灭楚的前景,打消了秦伐韩或伐蜀的犹豫,“卒起伐蜀”(《史记·张仪列传》)。伐蜀是司马错“漂江伐楚”战略的组成部分。
第一次“漂江攻楚”战役是在第一次攻蜀之后立即展开的。《史记·秦本纪》载:“司马错伐蜀灭之。”《华阳国志》载:“司马错从八府水(今吴江)取楚商所在之地(今湘西、鄂西一带)为黔中郡。”
第二次“漂江攻楚”,准备更充分,规模更大。公元前310年,秦武王命令司马错第二次伐蜀(秦本纪);平叛后,司马错集结人力、财力、物力在巴蜀三年。公元前308年,他“率巴蜀百姓数十万,船只一万艘,迎客六百万米,浮江伐楚,以商陆为黔中之郡”(华阳国志)。
第三次攻蜀后,“漂江攻楚”战役并未展开。这是因为秦国再次把主战场移到黄河,攻打魏国。司马错也转战黄河战场。直到公元前280年,秦国全面进攻楚国,同时开辟了汉水和峡江两条战线。“漂江伐楚”的策略是和“过汉水伐楚”一起发动的,这才“使司马错再开发陇西,楚、黔被蜀攻,以致聚于一处”(秦本纪)。
从此,司马错从历史中消失了。三年后,公元前277年,又是秦国蜀国守将张若进行了第四次“漂江伐楚”。是在“越汉攻楚”的秦国大将白起的指挥下进行的。它不过是秦朝“渡汉攻楚”战役的一个侧翼,与司马错设计的“漂江攻楚”战略相去甚远。
因此,司马错雄心勃勃的“漂江攻楚”战略最终未能达到目的。随后,他本人也从政治舞台上永远消失了。
司马错“浮江攻楚”策略的失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避实就虚,出奇制胜的策略。然而,从公元前316年到公元前277年前后的40年间,三次“漂江攻楚”都没有突破将峡江锁定在楚镇的吴郡,始终按兵不动,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给予巴蜀。第二,在第四次“漂江伐楚”战役中,吴郡最终归秦所有,但这是取得“渡汉伐楚”决战胜利后,在指挥下从长江发起进攻所致。所以这是“渡汉攻楚”的胜利,而不是“漂江攻楚”的结果,最终证明“漂江攻楚”的策略是失败的。
“浮口攻楚”战略的失败,在于司马错低估了巴山峡的险阻。他可能研究过巴蜀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情况,所以是秦朝巴蜀的军事专家。但他没有完全估计到,巴山峡河不仅不是战车和骑兵驰骋的地方,更是一个百战百胜的水域。即使有10万士兵,10000艘战船,他那种首战告捷,打完胜仗的想法在当时的三峡并不现实。
再加上秦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勾心斗角,尤其是对秦国的重要决策更加重视的张仪,更是给他添了不少麻烦。张仪主张伐汉林州称霸天下,却输给了司马错“漂江伐楚”的策略,她肯定是不满的。所以司马错第一次战败后,张仪带领秦国走上了“渡汉攻楚”的道路。公元前313年,他去楚国骗与齐国断交。第二年,他激怒了楚怀王,匆忙派兵,在汉水支流丹江上游与秦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结果八万楚军被斩首,楚汉中郡也归秦所有。但是汉水是楚国的前线,当时楚国还很强大。面对楚的调动,秦不愿意双方决斗,愿意以半个汉中与楚媾和。张仪为了平息自己的事端,以“漂江攻楚”的策略为筹码,首先提出用秦商之地换取楚、黔之地,暗示秦国在峡江开辟了战场;然后去楚国,把司马错“漂江攻楚”的策略给了楚怀王。此时楚的战线从泗水、淮水划到汉水,时间太长,无法在汉水、峡江两岸与秦作战。张仪达到了和平的目的。但司马错精心策划的“漂江攻楚”策略已经败露,所以空无一物也就不足为奇了。楚势必加强对的防御,争取黔中,这将进一步增加司马错的困难。
此后不久,由于陈庄反叛秦国,张仪被逐出秦国。秦武王同时攻韩林州,“浮江伐楚”,司马错第二次攻蜀。但由于上述原因,第二次“浮江伐楚”失败。公元前304年,新登基的秦国与订立盟约,将(今湖北竹山一带)归还给楚国,在决定伐蜀之前的主战场移回黄河流域。
“漂江攻楚”战略最终失败,但其实施对三峡地区的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为人知的“蛮荒之地”三峡地区40年来一直是秦楚的主战场,向世人揭开了它的面纱。此后,这里仍然是秦楚继续战斗的地方。《史记·楚世家》载:公元前276年,楚庆王项“自东接兵十余万,取西近秦河十五镇为郡,离秦”;史记中的六国年表:“秦近我河反秦”“楚人反我南”。三峡地区作为战国七雄的战场之一,在《史记》中有司马迁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