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东北连德吴抗击肺鼠疫现场的「吴面具」是你设计的吗?
天津陆军军医学校副主任连德武和他的妻子黄淑琼。在当前举国上下同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的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回顾历史,认识一位中国近代防疫的先驱?连德武博士。连德武,马来西亚槟城人,广东省广州市新宁县(今广东省台山市)人,1903获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连德武在哈尔滨傅家店指挥抗击肺鼠疫。65438年至0907年,连德武接受直隶总督袁世凯聘为天津陆军军医学校副监。在任期间,他奉命前往东北,组织了数千人的医疗队,扑灭了肺鼠疫,当时肺鼠疫肆虐,死亡6万人。
连德武在居民区看望肺鼠疫患者。1910年6月,东北爆发肺鼠疫。这场灾难首先出现在哈尔滨付家店,然后席卷整个东北。这种传染病有两个特点,一是传播速度非常快,二是死亡率非常高。一旦感染,几乎会死亡。65438+二月,清廷任命年仅32岁的连德武为首席医官,赴哈尔滨开展鼠疫防疫工作。
连德武在哈尔滨实验室工作。通过解剖死者和老鼠,连德武发现这种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而无需动物媒介,因此他将这种瘟疫命名为?肺鼠疫。为了阻断飞沫的传播,他设计了一个低成本的口罩,也就是两层纱布,内置脱脂棉,可以隔离病毒,也就是?吴的面具?的起源。
被隔离在火车车厢里的妇女和儿童。要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把健康人和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分开是非常重要的。连德武从中东铁路公司借来一些火车车厢作为临时隔离营,收容鼠疫患者的家属和接触者,以及有咳嗽等症状的嫌疑人。医护人员每日检查,若连续7天体温正常,则解除隔离。
被隔离的疑似病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阻断病毒传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