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骑楼的历史

18世纪下半叶,英国人来到了印度南部的李炳然库普尔,那里的气候非常炎热,让英国人极其难受。于是,他们在屋前加了一条游廊,挡住强光,营造了一个比较凉爽的环境,很快被当地人模仿,称为“游廊”,英国人称之为游廊。这种以遮阳为主要功能的“游廊式建筑”,随着英国殖民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经过南亚、东南亚、东北亚传到中国。鸦片战争后传入香港、广州,后北上厦门,西至广西。可见骑楼建筑是一种结合了欧洲建筑和东南亚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骑楼是广州独特的建筑形式。广州骑楼的大规模建设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民国广州禁止建筑路表》(11)和《民国禁止建筑条例》(19)的指导下,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格局。上世纪90年代,广州沉迷于大规模建设,先后拆除了包括中山路、包华路、解放路、623路在内的大量骑楼,对历史景观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进入21世纪后,广州对骑楼街区的拆迁进行了严格限制,骑楼街区的保护在正在编制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江门江门也有骑楼,现在已经成为江门一条长堤的街道。台山,一个县级市,随着华侨的投资,骑楼多了洋气,却缺少维修保养,渐渐陈旧。汕头市原升平区(现金平区)几乎全部建有五尺,是中国大陆最大的骑楼群,但鲜为人知。澄海区中山路(当地人所谓的鞋街)原本两边各建五尺,现已拆除重建。朝阳区棉城也有一栋五脚楼,但很难找。潮南区梁颖镇(南山管理局旧址,县级单位)紫云路、中山路、南京路等镇都铺了五尺,陈店镇中华路附近也有不少五尺。潮州湘桥区的传统商业街,如太平路、义安路、昌黎路、西马路等,大多建有五尺。揭阳市榕城区中山路的临街建筑,大部分都是五尺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