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对中国古代史有什么贡献?
司马迁生卒年,没有明确的历史。根据王国维对太史公兴年的考证,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五年(公元前145年),卒于汉昭帝元年(公元前86年),享年60岁。据说司马迁的家族是从唐虞传到周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错是秦惠王伐蜀时的名将,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腕官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武帝的官,他恢复了祖上的史官恒业。
司马迁青年时代,“耕读河山之孙”。司马迁就是在这种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韩城县志·序》)中长大的,对民间生活有一定的体验。
十岁时,司马迁跟随父亲来到首都长安,拜师于老医生傅生和大学者孔安国。家学渊源深厚,从名师教育和启发诱导中受益匪浅。此时正值汉朝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张骞出使西域,卫青、霍去病剿灭匈奴,汉武帝建立乐府...;那也是司马迁知识丰富,热衷于在北京产生的时候。
二十岁左右,司马迁开始出国旅行——“南游江淮,赴会,探禹洞,刺探九疑,浮于元、项,北盖文、司,谈齐、鲁之都,观孔遗风,射邹、伊、尔、昆、薛、于乡,渡梁、楚回国。”回到长安后,做了皇帝的近臣,随汉武帝去了平凉、崆峒,侍奉巴蜀。他去了最南端的昆明。
元丰元年(110年前),汉武帝大巡崇禅,骑军十八万,旗数千。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一位历史学家。他本该去工作,却死在了洛阳。司马迁接受了父亲的遗愿,赶到泰山,参加了禅定,然后沿东海返回长安,绕过了塞外长城。
元丰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下诏修正史,有机会翻阅了汉朝朝廷藏有的全部书籍、档案和各种史料。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历法修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中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成书,他开始撰写史籍。
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出征匈奴,战败被俘。司马迁为李陵说了几句解释的话,激怒了汉武帝,把他投进了监狱。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判司马迁宫刑。阉割是奇耻大辱,而且污染祖先,所以要见见亲朋好友。司马迁在狱中受辱。“手牵着手,被木绳拴住,暴皮,被单子拴住,隐居在墙里。这时候看到狱卒就先抢地,看到徒弟就着急。”(司马迁《包仁舒安》)差点毁了他的一生。他想死,但又想到了自己多年来收集资料,写一本历史书的夙愿。因此,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他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希望有机会。
太史元年(公元前96年),汉武帝改元朝,大赦天下。此时司马迁50岁。出狱后,他成了一名秘书。在别人眼里,他可能是“养尊处优”,但他仍然专心致志地写他的书。至至正二年(91年前)成书,共130篇,52万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