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和山西哪个历史悠久?
地处黄河流域的河南和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历史同样悠久。
河南省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在古代,黄河中下游河流纵横交错,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被描述为一个人们手持大象的地方,这就是象形文字“豫”的由来,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考古表明,在古代,山西南部是人类的发源地。运城垣曲县“世纪蜀猿”化石的发现,将猿的出现时间提前了654.38+00万年。距今约654.38+0.8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山西晋南地区有原始人繁衍生息。
其中,运城芮城县西侯渡文化遗址发现的烧骨,将我国发现的人类用火历史向前推进了654.38+0万年;距今约10-20000年,旧石器时代中期,在山西汾河两岸和大同、朔州一带,有相对集中的原始人和村落。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山西南部已经成为当时许多国家的中心。临汾襄汾县陶寺遗址的发现和研究结果表明,这里是尧帝的都城,也是中国最早所处的地区。这使得姚舜禹这个中国史前传说在大约4500年前从传说变成了信仰,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得到了确认。
扩展数据:
河南省位于华北平原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理坐标:东经110西经21 ',东经116 39 ',跨经度6 18 ',直线距离约580公里;从南纬31° 23 '到北纬36° 22 '跨度4° 59 ',直线距离约550公里。
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处于暖温带,南部为亚热带,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也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点,四季分明,雨热同时,复杂多样,气象灾害频发。
从南到北,全省年平均气温10.5 ~ 16.7℃,年平均降水量407.7 ~ 1295.8毫米,6 ~ 8月降雨量最多,年平均日照1285.7 ~ 2292.9小时,无霜期201。
百度百科-河南
百度百科-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