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事战争中,为什么不能绕过久攻不下的城市?
第一个例子是太平天国定都天津后,派和李率军北伐。在进军途中,一路顺利打到天津城下,围攻天津。天津戒备森严,他们没能拿下天津。于是他们放弃了天津,去了山东。但此后又被清军和地方武装包围,最后全军覆没。和李也被清军俘虏并处死。
第二个例子是蒙古可汗蒙哥率军入川,准备从四川顺流而下,向南宋都城临安进发。然而,当蒙古军队到达三江交汇的贺州钓鱼城时,在进攻钓鱼城时遇到了钓鱼城军民的顽强抵抗。萌哥在钓鱼城下徘徊了七个月,一直没拿下来。
当时有人劝孟戈,能不能放弃钓鱼城,顺流而下,先打重庆。拿下重庆后,回来玩钓鱼城。或者拿下重庆后,根本不管钓鱼城,先顺流而下到夔门。但是孟哥不同意,一定要拿下钓鱼城。最后,孟戈不幸惨死在钓鱼城脚下。这两个例子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意义不同。显然太平军的做法是错误的,而蒙军的策略是正确的。
其实梦鸽在钓鱼城下的失败只能说是一个意外。孟戈被石头误伤,死了。但是蒙古军队整体上并没有受到影响,只是因为可汗的死而不得不撤退。如果蒙哥没有被杀,蒙古人早晚会拿下钓鱼城。毕竟,当时钓鱼城还是一座孤立的城市,而获救的吕文德·宋军也被蒙古人打了回去。孤城弹尽粮绝,自然就攻占了。
太平军全军覆没的北伐战争表明,在古代战争中,如果我们不能攻占一座城市,绕过它,就一定会失败。北伐太平军为什么会失败?或者在古代战争中,为什么在攻不下城的情况下绕城的军队会失败?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谷物、草和其他后勤供应被切断。攻下城池后粮草也不能完全从城中获得。毕竟,人们可能会清除农田里的谷物,或者烧掉它们。即使你占领了那个城市,你也很可能得到一座空城。
像项羽这样“破釜沉舟”去打仗,只能说项羽是幸运的。这种赌徒式的打法,一旦战败,他们会死得很惨。所以打仗的时候,一定要有补给线。如果你不能占领一个城市,绕过去,补给线会被切断,所以你不能得到补给。古代没有飞机,不可能空投。你很可能会饿死。太平军北伐失败的一大原因在于缺粮,这是实际证明。
第二,会被敌人包围。你绕过去之后,后面有一个敌人的关卡,你就相当于一个人往深处走。陷入敌人的包围圈。你攻不下的城,不过是捆布口袋的绳子。不仅会四面楚歌,而且也不可能找到援军。北伐太平军打到天津城下时,被挡住了,要求天津派援军。当时,天津派曾去增援。结果,曾打到临清就不能继续打了。
因为清军的强力拦截。如果和李没有攻城略地,而是坚守城池,那么援军应该很容易到达。当然,战术是灵活多变的,不能说攻不下一座城就绕不过去。有时候,绕过是个好策略。比如说。当蒙古军进攻徐进邓州时,由于邓州戒备森严,城防坚固,蒙古军首领拖雷无法进攻。
于是,他干脆绕过邓州,直接攻打金国都城汴京。邓州守军听说后,急忙出城追击蒙古军,准备两面夹击汴京守军,拦截蒙古军。然而,拖雷并没有真的杀了汴京,而是中途折回,在三圣设下埋伏。邓州前来救援的金军全部进入蒙古军伏击圈后,蒙古军突然爆发,消灭了邓州654.38+0.5万大军。这是一个战术安排,以避免一个不可战胜的城市。(参考:
《元史》《太平天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