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北天主教堂的历史发展

天主教于1781年传入贵阳,并于当年年底,中国国父孙笃从四川来到贵阳传教。到1798,贵阳有100个天主教徒。基督徒凑了922两银子,在猫巷买了房子,作为聚会诵经和接待教士的地方。这是贵阳第一个叫“天主教堂”的房子。

清嘉庆十六年(1811),反天主教风起云涌。当地政府下令拆除所有的建筑。贵阳第一个“天主教堂”只存在了四年。但是这个旧址后来成为了北天主教堂基地的一部分。

1846年3月26日,根据教廷指示,贵州天主教脱离四川重庆教区,成为独立的贵州教区,但仍受法国巴黎外国传教会管辖。贵州教区的首任主教是法国传教士伯特兰。1849,18年3月在重庆被法国传教士范若瑟主教祝圣为主教,后来到贵阳上任。他以1844中法不平等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为依托,要求清政府停止“教难”,允许传教自由,归还教会产业。1850年,一座非私人天主教堂落成,教堂正门和牌楼顶部以及屋顶中央竖立着十字架,引人注目。它成为贵州第一个官方天主教堂,也是贵州教区的主要教堂。

到20世纪70年代,贵阳的基督徒人数已经增长到约2000人。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由于教民越来越多,原来的教堂已经无法容纳,于是拆除重建。贵州教区第三任主教李婉眉拆除原有教堂,重建一座更大的教堂,由法国传教士比洛斯监督。Bilux拜访中国古建筑专家,结合西方教堂建筑精髓,打造贵阳地标建筑。然而,就在教堂即将完工时,1875年2月2日发生火灾,教堂全部被烧毁。看到教堂被烧毁,传教士和信徒立即计划重新开始建设。

新教堂建成了。

贵阳北天主教堂建成后,以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闻名中外。它因地势高而宏伟。堂身长40米,宽18米,堂面积约670平方米。教堂的正面矗立着一座30米高的拱门。拱门上的各种中国传统绘画显示了建筑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大堂顶部的三个圆顶是西方教堂建筑的典型特征;在教堂的后面矗立着一座32米高的五层钟楼。届时,从钟楼顶上,可以将贵阳全景尽收眼底。法国制造的明信片和邮票已经在世界各地发行。

该大厅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传统建筑技术、传统装饰图案和天主教教义建造。它有西方古建筑的传统体系,有现代屋架的人字形结构,有巴西利卡风格。前面的招牌门和后面的钟楼与中央大厅结合协调,过渡自然,体现良好的空间艺术性。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在贵阳现存历史建筑中独树一帜。

位于贵阳和平路的北天主教堂,自建立以来就是信徒们念经祈祷、敬神的场所。只有在清朝“禁教”和现代“文革”期间,宗教活动才中断,尤其是1966年文革期间,北天主教堂遭到了极大的破坏。1980年,中国* * *产党重申宗教信仰政策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维修北塘。暂停宗教活动十三年的贵阳北天主教堂,又一次听到了祈祷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