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鼻子下面有小胡子。为什么现在没有了?
日本军官最典型的形象是什么?我想大家在看抗日片的时候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留着方胡子的日本军官低着头对着另一个士兵大喊。没错,这个时候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鼻子上的小方胡子。但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西方的希特勒也留下了这样的方胡子!
和鼻子一样宽的小块看起来很像创可贴。甚至有人说是自己的鼻毛。是我们的电影故意恶搞他们吗?不是这样的。玩笑归玩笑。如果你在那个年代,可能不会这么想。下面带你了解一下为什么日本军人喜欢留那种小胡须。
首先,时尚流行
别笑,是真的。当时有这样一种时尚。卓别林,一位著名的喜剧演员,想必大家都知道。他还留着小胡须,在当时,他的风格风靡全球。还有苏联的帕夫诺夫将军,他也有这样的胡子。只可惜帕夫诺夫将军率领的西线军在德军的进攻中被击溃了。他战败被俘,壮烈牺牲。可见当时的方胡不仅在士兵中流行,在百姓和演员中也很流行。
第二,为了卫生
方胡又叫“卫生胡”。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是为了卫生。因为长胡子很难清理,作为军人,他也是男人。剃掉他的胡子会有点过分。所以日本士兵为了梳洗方便,也为了彰显男性特征,只留了一小撮中间的胡子。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吃饭的时候,长胡子不会扫进饭里,也是为了卫生。
第三,身份的象征
这种胡子在中国有一个专门的称谓叫仁丹胡。也是日本军人地位的象征。说到这,就不得不说说平安时期,日本。当时,日本有一位很有权势的大臣,名叫藤原·崇安,他手下有一群留着小胡子的“侍者”。藤原崇安有个对手叫大伴金毛,金毛还养了一群方胡子杀手。在两位大臣的明争暗斗中,杀害藤原的凶手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藤原打败了金茂,杀害金茂的凶手无一幸免,全部死亡。然而,藤原非常尊重他的对手,并在他死后亲自立碑纪念。因此,从此方胡子成为武士表达忠诚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