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后来,当探险家哥伦布于1493-1496年第二次探索新大陆,到达西印度群岛的海地岛时,他发现了当地儿童玩耍的橡胶疙瘩,令他大吃一惊。后来,他把这个奇妙的东西带回了祖国。过了几年,橡胶被广泛使用,轮子也逐渐从木头变成了硬橡胶。但是这个时候胶胎还是实心的,走起来还是很不舒服,也很吵。
直到1845年,苏格兰裔土木工程师R·w·汤姆逊才发明了世界上第二个充气轮胎,并获得了英国政府的专利,专利名称为“马车等交通工具的车轮改进”。同年2月10诞生了第一个充气轮胎。第一个购买充气轮胎的人名叫李罗,是一个贵族。四个轮胎的总价是44英镑2先令。1847年,《科学美国人》杂志介绍了汤姆逊的充气轮胎,称之为划时代的改进。然而,当时的英国过于注重传统的中产阶级化。为了保护车厢和限制蒸汽汽车的发展,汽车的速度被限制在市区每小时2英里(约3.2公里),郊区每小时4英里(约6.4公里)。就这样,汤姆逊的发明没有了市场,也就慢慢被人们遗忘了。也就是说,汤姆逊的第一次轮胎革命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和太阳一样的光明,因为人类应该经历的黑暗似乎还没有结束。
但是太阳总会出来的,因为人类和万物都需要它。40多年后,在1888年,爱尔兰的医学博士邓禄普先生获得了充气轮胎的专利。当时,J·B·邓禄普先生的10岁的儿子约翰尼买了一辆三轮自行车,但由于当时的轮胎都是硬橡胶制成的实心轮胎,走在石头路上很不舒服。他儿子的抱怨激发了邓禄普先生的灵感,于是被遗忘了40多年的充气轮胎再次问世。随着时代的进步,邓禄普先生发明的充气轮胎很快被应用到自行车上,并迅速进入汽车领域,为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早期的充气轮胎都是用包胶的帆布作为胎体,因为帆布的纵向和横向线条相互交叉,行走时轮胎变形导致线条相互摩擦,使线条很容易被磨掉。这时,轮胎只能跑200-300公里。
1903年,J. F .帕尔默先生发明了斜纹纺织品,推动了交叉帘布轮胎的发展,使轮胎的寿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由于车叉的胎体不再会被轮胎的行驶摩擦,帘线不易被磨掉,所以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米其林在1930做了第一个无内胎轮胎;1946年,发明了举世闻名的子午线轮胎。米其林轮胎厂是1830年克莱蒙费朗的一家小型农业机械厂,由米其林(Mich-Elin)的祖父巴比埃(BARBIER)和堂弟道布里(DAUBREE)共同创办。
子午线轮胎的诞生标志着轮胎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开创了轮胎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代。米其林轮胎厂为世界轮胎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里为其做一个简要的传记。
因此,轮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漫漫长夜里,不知多少代人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高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