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江西传统民居文化

在江西文化发展史上,江西传统建筑文化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江西传统民居建筑富有人情味和江西乡土气息,其装饰图案也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寓意。下面这篇文章带你领略江西丰富多彩的传统民居建筑文化。

江西派古宅特色鲜明,注重实用。由于地缘关系、经济文化背景、地理气候的相似性,赣派古民居与徽派古民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都属于天井建筑,但江西古民居更注重内部框架和陈设的实用性,徽派古民居很少有大规模的雕梁画栋。屋檐由斜撑支撑,而不是斗拱。建筑两侧的马头墙一般不如徽派建筑早,人字形屋顶下端直接为檐口,前檐口线有直线和凹线。

吉安地区建筑外墙多采用睡砖,南昌、福州多采用单面斗砖,墙体下部多采用花岗岩、红石、清水外墙、青灰色瓷砖。

江西派的主楼高大规整,辅房或大或小,或高或低,因为位置原因很不规则。它们被围在主体建筑的两侧,这样从外面看房子的外观变化会更丰富。屋架高,六米左右,是江西建筑的一大特色。由于房屋沿小巷密集排列,且有多道侧门贯通,在紧急情况下可快速疏散,大大提高了江西建筑的功能性。

赣派民居正门装饰丰富。除了一字门之外,还有大量的八字门、牌坊门、壁挂立柱门。除了红石,豆青石也被广泛用作大门的石头。南昌、福州的城门多为石雕,吉安、赣南的城门多为砖雕。就门饰而言,门套多做在门墙上,立柱用青砖,还有精细的砖雕。在指导思想上,江西民居仍然秉承儒家中庸内敛的思想,强调建筑的坚固性和实用性。无论是严格遵守“三室五框”的粗犷大方的明式民居,还是精致细致、开间众多的清式民居,都坚守了这一点。

院落是江西古民居建筑中的重要元素,是南方特有的建筑风格,但江西古民居的院落依然有自己的特色。天井在建筑中具有采光、通风、排水的作用。因此,江西派古民居的前平面结构的基本单元是以天井为中心的房群,可以纵横组合,形成复杂而庞大的建筑群。

江西派的古宅基本都是用木架支撑,砖或土外墙只起到围护的作用,所以很多房子外墙都倒塌了,但木结构完好无损。现在的江西派古宅,大部分都是清代的穿斗式结构,只有少部分因为降柱或者空间改造的需要,需要加少量的抬梁式结构。

同时,江西派的古宅都是经过精心规划,讲究风水的。江西派古民居建筑往往处于一个和谐完整的人居系统中。既注重与周围环境的适应,又注重与祠堂、寺庙、牌坊、门楼、戏台等功能建筑的有机结合。普通村庄的创建或改造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很多古村落都建在河流或湖泊旁边,让居民就近获得可以直接使用的水源,也可以通过河流与外界交流。即使没有天然湖泊,人们也会挖掘人工湖,形成收集雨水的池塘。

江西派古民居建筑从传统的风水观念出发,在选址和布局上注重风水效应,追求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江西派古民居村落,掩映在青山古木之中。在这里,建筑充满了人情味和乡土气息,建筑与环境相互渗透,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建筑作为一门环境艺术,必须植根于周围环境,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

处理好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不仅能获得丰富的美感,还能更好地装饰环境。建筑设计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崇尚自然”,好的建筑应该与四季一致。“四季不同,但欢乐无穷”,这是一种境界。建筑与自然景物的结合,是一幅文人山水画,从建筑中享受自然,从自然中欣赏建筑。在江西派传统建筑中,绘画中的“线”也体现在装饰图案中,具有鲜明的纹身特征。

建筑装饰图案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对周围各种事物的接触和理解,形成形象思维而逐渐描绘和创造出来的。“在建筑装饰的设计中,经常可以看到线条的运用。流坑建筑中的各种门楣窗雕、砖雕、石雕图案和造型,是线条应用于建筑装饰的最好诠释。通过窗户,应用了很多雕刻,以内外联动的几何线条造型为主体。线条纵横交错,构图完整严谨,线条刚劲有力,曲线各异,呈现出健康淳朴的民间艺术特征。”

赣派民居在设计中充分合理地运用线条的各种处理手法,在变化中求统一,创造出独特的造型。江西派古民居的建筑设计,往往在理念上是一致的。利用地形、自然环境等因素,串起一个线性空间,用写意的方式从传统建筑中提取元素,从每个角度都能产生不同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