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开封历史了解多少?

开封地处中原腹地。自古以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也就是所谓的“易门自古以来就是帝王之邦”。民间流传着“开封城叠城,龙廷宫叠宫,潘阳湖底藏着许多宫殿”的传说。1981年,开封市政府在龙亭疏浚东湖时,意外挖出了明代周遗址,继续往下挖,从上到下依次发现了六座城市:清代开封城、明代开封城、晋代汴京城、北宋东京城、唐代汴州城、魏大良城。

开封古城在中国各地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考古和都城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战国魏以后,历经唐、宋、明、清,六座地下城不仅立体地展现了开封城市变迁的历史,也镌刻了开封曾经的辉煌、悲壮与失落。这一切只是因为开封上空悬着一条飘忽不定的黄河。

开封第一次遭遇“灭顶之灾”是因为战国时期的洪水。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中,两国在大梁城(开封)城下激战。因为久攻不下,秦军通过黄河向大良倒水。经过三个月的洪水围困,繁华的大凉城化为废墟。

历史上,开封在北宋时期最为辉煌。作为一个帝国首都,它有数百万人口,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元1127年,帝都汴京被金人攻陷,宋帝被掳到,太子赵建立了南宋政权。一年后,金人攻南宋,汴京留守杜冲破黄河大堤,以水为兵,阻挡金军骑兵南下。黄河不仅淹没了开封城,还导致黄河分裂成几条南下的小溪,然后取道淮河入黄海,成为黄河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迁,持续了700多年。

开封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水灾发生在明朝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彻底摧毁了明朝的开封。明末,李闯王农民起义军三次开埠。为了阻止叛军,开封的指挥官下令摧毁黄河。开封一片汪洋,十有八九几十万居民淹死。只有纣王和少数官员、士兵乘船逃走,城外的农民军淹死了不少,只好撤离。

清初,有人提出将省会由开封迁至许昌。开封作为七朝古都和咸通都城,这座历史古城至今仍存在于中原的中心位置,也是清政府维护中原稳定的象征。因此,清政府从未采纳这一建议,只是在明代开封城墙遗址上修筑城墙,并将河南省会留在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