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板栗的植物学历史
我国是板栗的原产国,栽培利用历史悠久,是我国栽培最早的果树之一。3000年前,板栗就与中华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翻开古代《诗经》,早有“榛栗于树上”、“栗于东门”、“栗于姬”等记载。《战国策》中有“南界石有雁门,北有枣栗”的句子。《吕氏春秋》说:“果之美,为稷山之栗”。《史记·货殖列传》云:燕秦为千树栗子,此人如千户。这说明当时对板栗的经济价值认识得很清楚。此后,《齐书》、《李周》、《礼记》、《山海经》和《农桑》,都有栗子的记载。
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早在9000年前的河南裴李岗遗址,以及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和Xi安半坡村遗址,都有板栗果实的遗迹。还发现了3600年前用于冶炼和烧制陶器的栗子木炭。
由此看来,板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可见当时陕西有栗树,是作为古人的粮食储藏的。《三季芹》载:“汉武帝栗园,一升十五栗”。汉武帝李园,相传是陕西长安县丰峪口东侧的“官李园”。杜甫诗中“开掘谷口白鸦栗”的栗子,据说也是指长安县鸭池口的栗子。可见,自古以来,镇安板栗、长安板栗就声名远扬,成为陕西传统珍贵的特产,在历史上为人们所称道和记载。
栗子不仅是“干果之王”,还是果、菜、粮、药。在古代,它常与梅、杏、桃、枣并列为“五果”,在食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栗子不仅被列为祭品之一,甚至在选择都城地址时,也要考虑到周围的栗子能否种植。这就是《论语》所说的“周人用栗子”。礼仪“放在南方”,周官“用在实践中”。《史记·货殖列传》把一千个栗子比作一千个家庭。因为栗子含淀粉多,可以替代谷物。古籍中有很多关于用栗子当食物的记载。2000多年前的《战国策》中就记载“北方有枣栗之益,虽民不耕,枣栗足食”。《清路易》有“王进欲追降其师,粮运未续,蒸栗子为食,军称栗子河东米”的记述。还有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户穷人家,住在大地主的破房子里。那年庄稼歉收,孩子们饿得直哭。善良的父母急得肝肠寸断。后来,孩子不哭了。细心的妈妈仔细观察,发现它们整天挖墙吃东西。原来墙土是栗子粉做的。为了防备饥荒,地主把栗子蒸熟,磨碎,剥成砖,晒干,砌墙。因为栗子的保存力,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在上面泼墨。汉代的蔡邕和晋代的王羲之都写过赋体。后来的文人更是赞不绝口,诗词中也经常见到。杜甫有:“我耻于追随那些没有胆量的人,一红一鸡白狗见梨子栗子”。范成大有诗如:晏子烂山梨红皱枣,总输李逸很甜”。陆游在一首诗中写道:“齿根浮叹我衰,山栗炮燃夜饥。唤起北京年轻人的梦想,宁门外的清晨。“就是写他早年在北京做官,用栗子充饥。在旧社会,栗子救了很多劳动人民的命。直到现在,板栗仍被称为“木本粮食”、“硬核作物”,价值不减。
在原始社会,人们在采集、捕鱼、狩猎时,常常聚集在栗树下,围着火堆吃栗子,或唱歌或跳舞。姑娘们把熟透的栗子扔向心上人,谁打中了就给谁玉,两人立马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