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的兴源
《左传》载:“范、姜、邢、毛、钱、祭祀、殷爷周公”,指出在礼乐制度上,邢人是周公的后裔。周公的四个儿子都是因为取了邢而得名,这在《姓氏纂修》一书中有详细记载。书中指出:“周公四子封于邢,后为魏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封侯,春秋时为魏所灭,周公后裔“以国为氏”。有的迁居故土,留在故土;还有的受不了亡国之耻,从各地出走。
当春秋时期周公的邢姓后裔在各国出现,并逐渐崭露头角时,位于山西的晋出现了第二个邢姓人,在《姓氏考》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汉之家,晋大夫,食于邢,则以为是其姓,望河外。”
春秋时期,晋国的韩氏是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它不仅是一个世代相传的贵族家族,后来又与赵魏进一步分为汉、赵、魏,拉开了战国的序幕。这个贵族家庭起源于唐叔虞,是周文王的后裔。后来子孙因食于邢而以地为氏,发展为邢氏第二支。
第二邢家源始于《秦本纪》记载的秦四十一年夏,邢丘被秦王取代之地。这个地方的位置被称为河南省文县东部的幸平古城。
这两个邢氏家族追根溯源,都是周公的后裔。
此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邢:北方的人、清代的满族人、满族八旗伽师人、黎人、蒙古族等民族都改姓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