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人口多吗?

人口:约39万人。

人口密度:74人/平方公里

古浪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总面积5287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9万(2004年)。县人民0位于古浪镇,邮编:733100。代码:620622。区号:0935。拼音:古浪仙。

平均海拔2500米,年平均气温5.6℃,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蒸发量2292毫米,无霜期约140天。古浪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民族居住。1990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县有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满族、东乡族、毛南族、蒙古族、瑶族9个民族,总人口3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58万人。

古浪县辖1街道、9镇、10乡:古浪镇街道、古浪镇、泗水镇、土门镇、大井镇、裴家营镇、海子滩镇、丁宁镇、黄杨川镇、黑松驿镇、永丰滩乡、黄花滩乡、西井乡、全敏乡、黄花滩乡。

古浪县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550米至3469米,平均海拔2500米。总面积5287平方公里,山川各占三分之一,耕地面积165438+万亩。正常年份种植面积80万亩左右,灌溉面积42万亩。

古浪属于祁连山高寒亚干旱区和河西冷温干旱区。年平均气温4.9℃,年降水量约300毫米,蒸发量2500毫米以上,日照时数2852.3小时,无霜期约142天。

古浪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国道312、兰新铁路纵贯南北,省道308、甘乌铁路纵贯东西。国道312是上海至新疆伊宁的国道,县内全长46公里,呈南北走向。省道308线全称为“海(宁夏海原)古(郎)”公路,在双塔与国道312相连,在县城全长99.7公里。古武路、石条路、大海路等七条县际公路构筑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地理位置

古浪县位于河西走廊东端,东临景泰,南接天祝,西北连武威,东北连内蒙古阿拉善左奇,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地理坐标为北纬37° 09 ' ~ 37° 54 ',东经102° 38 ' ~ 65° 438+003° 54 ',东西长约65° 438+002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总面积约5287平方公里。古浪县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点县之一。建立于汉武帝开国大典第二年(121年前)。明初命名为“古浪洼”(藏语意为黄羊沟),冠县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古浪县幅员辽阔,祁连山高峻雄伟,纵贯县城南部。中部绿洲平原是河西地区重要的产粮区,建筑纵横交错,沟渠纵横,土壤肥沃,树木连绵。北方沙漠辽阔明亮,绿洲遍布点心,沙产业发展蒸蒸日上;雄伟的长岭和郁郁葱葱的祥林寺,山峦重叠,苍松翠柏,清雅秀丽,是理想的旅游景点;古浪峡,俗称“金门银锁”,以山石突兀、地势险要著称。自古以“驿道连三辅,峡门五凉”的重要地理位置而闻名。

经济概况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04年底,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00万元,农业增加值3.9亿元,工业增加值2100万元,大口径财政收入4372万元,固定资产投资9.6亿元,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48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88元。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县涌现出“中国十大基层法律工作者”侯殿禄、“六老”等典型群体。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呈现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农作物以小麦、豆类、玉米为主,芹菜、荷兰、草莓、牛蒡、理想大根等绿色果蔬在陇上颇有名气。石灰石、煤矸石、花岗岩、高岭土、粘土重晶石、砂金等矿藏储量可观,开采价值很高。当地工业以建材、化工、医药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水泥、碳酸钙、麻黄粉、电石、石灰氮、双氰胺、纸浆纸、卫生纸、啤酒麦芽、地毯粉等40多种产品蓬勃发展。县城东工业区、双塔乡镇企业示范区、八步沙民营区、大井青山寺商务区建设初具规模。

历史的发展

古浪建制的演变

古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具有初步文明的原始部落就在这里渔猎游牧,休养生息。

古浪在夏商时期属于古永州,西周时期居住在西戎,东周秦时期属于岳氏,汉初居住在匈奴。汉武帝开国大典第二年(公元前121),霍去病攻取河西,设河西四郡,武威郡设苍松、慈、朴三郡。这三个县的管辖范围大约是今天的古浪全境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凉州区的部分地区。东汉时,松改为苍松。三国时,古浪为魏地,县名苍松。十六国时期,前秦取代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史称“五凉”),先后设置长松郡、东张掖郡、维安郡,分别管辖长松、磁县、蒲县。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先后设立了长松郡、维安郡,分别管辖长松、慈、墨口、温泉、白山等县。隋朝设立昌松县。唐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凉州巡抚郭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在古浪峡口建河荣城,后称河荣郡,后改为长松郡。唐光德二年(公元764年)被吐蕃占领,唐宪通二年(公元861年),张义超率起义军收复凉州、常颂,归唐。北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属西夏国和西凉府。南宋二年(公元1226),被蒙古人成吉思汗占领,归元。荣成设立了巡检司,隶属永昌路。明初为驻军驻地,属庄浪卫。明朝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凉州千户江衡因水改名为古浪,并在此地建城。明三年(公元1438年)设古浪,守千户,属凉州卫。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设立古浪县,隶属凉州府。民国成立,沿袭清制,设古浪县,属甘良道管辖。1927废弃公路,属于甘肃省0。1935属于甘肃省第六行政监察区。1936属于武威专员办。1949年9月13,古浪解放,古浪县人民0成立。

5438年6月+2020年2月,古浪县在2020年全国百强示范县市名单中排名第68位。

2020年6月165438+10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古浪县榜上有名。

2020年9月,2020年中国生活质量综合百强县市名单出炉,古浪县排名第75位。

2020年6月,古浪县被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县(西麓军分区)名单。

2020年,古浪县被列入2020年中国最幸福县市百强,排名第77位。

2019年3月,古浪县被列入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