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末。
新中国成立后,模仿苏联电影的管理体制,从管理到制作运营,建立了一个完整完整的新中国电影事业体系。
从65438年到0953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制定了电影管理计划。其中,工作室以行政指令的方式进行管理,建立了电影拍摄工作制度、导演制度和电影制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发行方面,中国电影经理公司改组为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各地区公司组建为省市发行机构,建立健全发行放映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电影局设立了电影放映管理处,各省、市、自治区文化管理部门也在各级设立了相应的机构。一级政府有一级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加强放映工作的统一管理。这一整套设施的建立是以行政机制和功能目标为基础,以市场效应和市场运作为辅助手段,从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垂直管理的政企合一的电影发行体系。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逐渐完善的电影产业结构体系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除了1958和1976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发生过几次动荡外,其基本结构和内部经济关系在过去30年间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电影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其建设、生产和流通都是由国家预算和专项资金维持的。在制作方面,工作室根据上级对数量和题材的严格计划接受拍摄任务。发行方面,中影公司作为全国发行放映的总代理,负责购买影片,然后通过各种等级分明的发行放映公司,以商政结合的方式,将各省市县的拷贝发行到放映单位。
(2)20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后,电影行业从80年代初开始,有过几波改革。1979《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的请示》调整发行收入分成比例,增加发行放映生产基金。1980年,文化部以1588号文件的形式规定,中影公司根据发行需要印制的份数,以一定的单价与制片厂结算,增加了制片厂的产量和利润。1984年5月,文化部正式提出组建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体制改革方案。1985 1、电影局在广州召开电影体制改革座谈会,提出简政放权、政企分开、扩大电影行业和发展行业自主权的精神。同年,同意在部分地区浮动部分影片的票价,以缓解电影收入的下滑趋势。35年后(50年代一直维持在0.20-0.35元),电影价格体系终于在市场竞争的冲击下松动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录像业、歌厅、综合文化娱乐业开始蓬勃发展,电视越来越普及,使得电影观众出现了明显的分流。从65438到0984短短一年时间,电影观众人数减少了52亿。在市场的压力下,电影制片人正迅速走向娱乐类型。
1986 65438+10月,电影局从文化部划归广电部领导,合并的初衷是加强对影视的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但电影局并入广电总局后,地方电影单位,尤其是省、市、县级发行公司仍由地方文化部门领导和管理,造成“上下不一致”的现象,给整个电影行业的管理造成很大困难。从65438年到0986年,全国电影市场进一步萎缩,全国约三分之一的发行企业亏损。很多放映单位要开办其他业务,进而影响到电影制作企业的严重亏损。针对这种情况,1987提出代理发行、一次性出售、比例分成等五种结算方式进行影片发行,但1989迅速倒退,顽固地采用拷贝结算。
(3)90年代以来。
90年代的电影改革以1993年1月的《广电字(三)》文件及其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为标志。此后,在40多年的计划经济下,电影的统购统销以及由此产生的生产、发行、放映之间不合理的经济分配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电影公司的国家垄断被打破。但问题随之而来,各省公司在本行政区域内分销行业独家经营、垄断分销、中间环节过多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电影直接发行到市级公司的“江苏突破”和“山东突破”之后,制片厂、中影公司、省公司在发行上的矛盾更加突出。
1994年8月1日,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广电发〔1994〕348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定》精神,该文件明确电影(版权)发行权所有人可直接向北京等21省市(除11老、少、边、穷省区外)各级单位发行放映电影。这一指导思想使电影行业所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得到认可,极大地促进了市场多元主体的形成。
1995 1随着当时广电部《关于改革故事片制作管理的规定》(广发子婴[1995]第001号)的出台,表明电影行业做了几十年的计划管理模式改革终于迈出了一小步,但意义重大。根据文件,在中国拥有故事片制作权的不再只是原来的16电影制片厂,而是大量未被认可的省级电影制片厂最终获得了自己的电影制作权。很快,一方面,省内办厂的积极性被迅速调动起来。山东工厂、浙江工厂、山西工厂等。分别拍摄了《信访局局长孔繁森》、《刘胡兰》等重点题材影片。但由于缺乏其他配套设施,电影产业并未真正复兴。
由于市场上电影节目的严重缺乏,改革必须向前迈出一步。1997进一步放开制作权,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甚至“个人都可以以资助或投资的形式参与制作电影”。1995改革只是打破了原16影城的垄断,而1997改革则彻底废除了国有影城的垄断保护权。改革方案很快实施,北京故宫率先尝到了改革带来的好处。因《离开雷锋的日子》一炮而红的北京故宫电影公司,被广电部电影局给予了极高的奖励——电影制作企业的制作权。
也是在1997开始放开单片发行权。鸦片战争由民间集资运作,成立四川鸦片战争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在电影界引起强烈反响。发行方面,电影局第一次把电影单独的发行权给了这家没有单独制作权的公司,享有和E电影厂发行电影时一样的权利。同年,位于深圳的南国电影联合会开始了向放映行业争取单片发行权的第一步。这家以放映为主的股份公司,在5438+0997+10月以代理的形式购买了合拍电影《联合打击》的国内版权。
2002年以来,以新的电影管理条例的颁布为总标志,中国电影产业开始了新一轮的体制改革和产业化进程。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电影行业的初步放开,一些私人机构也具备了独立拍电影的条件。这进一步促使民间资本注入电影制作行业,从而为电影制作行业带来新鲜血液。以前私人机构拍电影很难。因为缺乏“资质”,他们不得不与电影制片厂合作,使用工厂标志。近年来,广东巨星、华谊兄弟、北大华谊、仲博时代、海润等一些民营影视制作机构迅速成长,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手法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但由于政策限制,他们只能作为影视行业的“游击队”存在。这项改革意味着私人机构可以独立投资拍摄电影,而无需购买工厂标志。这一举措适应了社会主义文化市场规律的要求——这次形成的生产格局,打破了旧的国有生产机构一统天下的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虽然现在多元化差距还很大),会更有竞争力,因为在市场规律下都将占有平等的席位,优胜劣汰将被淘汰。
发行放映行业的机制改革同样激烈,主要体现在“院线制”的推进上。经过近半年的酝酿和精耕细作,2002年6月1日,23个省(市)的30家影院正式挂牌营业。其中11为省际影院,19为省内影院。同时,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江苏、浙江等8个省(市)已率先完成2家电影院的设立,江苏、浙江分别设立了3家电影院。
电影系统的生命力在短时间内就显示出来了。7月中旬上映的大片《星球大战2:克隆人的进攻》上映仅10天,30家电影院票房突破2000万元。影院系统的威力可见一斑。上海联合影院成立之初,票房成功一个接一个创造,远超院线系统之前的票房指标。北京新影协院线成立以来,也是利好消息不断,市场走势强劲。重庆万和电影院线下属6家影院6月市场下滑严重,票房全面回升。院线制最大的直接受益者是广大的电影观众,电影公司引进分账电影的速度明显加快。精灵鼠小弟2已经和国外几乎同步发售。温州雁荡影院加盟某县影院,已经可以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影院同时上映分账电影,让小城镇的观众第一时间欣赏到分账电影,这在院线制实施之前是绝对不可能的。
应该说,院线制是电影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电影发行放映与时代发展的必然。其深刻意义在于彻底改变电影市场环境,使中国电影市场打破行政分割、封闭的状态,在国内各地区之间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扩大电影市场规模,促进电影资源的流动,进而建立良性的电影市场机制。但由于院线制度推进中行政手段过多,设立的市场化因素太弱,设立时间仓促。目前影院之间的实力、规模、运营机制差异较大,有些并不正规。所以目前建立的院线体系只是一个雏形,只能说是终结了过去的四级发行。至于电影院的发展壮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样,院线在院线体系中应该享有的自主权,比如完全的选片权,以及以院线为主、发行公司指导为辅的票价定价策略,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改制后,电影院的选址仍停留在“一个在市场,一个在国家”的状态,仍处于低水平运营阶段。
与此同时,进口片的发行垄断被陆续打破。虽然进口片仍由国家进口,但对进口片的供片机制进行了调整,电影进口和发行分开。2002年5月,中国电影集团宣布将美国电影《惊吓》的转播权出售给香港嘉禾部分控股的上海嘉禾。这是集团公司首次将电影发行权转让给非中国大陆外资公司,在中国电影发行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中国电影集团原进口电影发行公司之外的另一家股份制进口电影发行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经过两年的酝酿和筹备,于2003年6月19日正式宣告成立。华夏电影发行公司是股份制企业,注册资本6000万元。同样投资的企事业单位有19家。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持股20%为第一大股东,中影集团和上影集团各持股11%,长春电影集团持股10%,其余在国内电影系统有影响力。这将对进口电影发行市场多元化主体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公司内部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也将有利于公司效率的提高和良好监督机制的形成。
在农村,随着改革的深入,分配和筛选的问题越来越公开。基层农村投影单位或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权力。首先,1993 3号文件明确了县级公司购买农村16mm份的权利,反复强调县级公司要通过更新观念、转换机制成为16mm的经营主体,而不是通过行政手段赋予。此后,1995年8月,广电部下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地区16mm影片发行放映工作的通知》(即474号文件),进一步放开农村地区16mm拷贝的经营权,强调任何一级公司、集体和个人放映单位均可自由购买,每张16mm拷贝包含国家放映权。这种新的运行机制引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机制,调动了农村放映队的积极性,使所有农村电影经营者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激活了市场。同时打破人为的市场壁垒,放开地域限制,让16 mm文案自由流动,实现价值最大化。文件还明确要求,今后每年定期举办16 mm影片全国展映。同年,11在郑州举办了全国16 mm电影展。4天的交易会售出近400部16 mm电影节目,现货和期货3500多份,成交额400多万元。博览会深受基层单位欢迎,但在执行474号文件的过程中,由于利益冲突,仍有一些地方阻止农村放映队购买影片,限制他们的活动区域。接着,农村电影放映开展了“2331”工程和“西部新工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