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的起源
城隍源于古代对水和城市的祭祀,是儒家周公八神之一。“城”本来是指挖起来的高墙,“铲”本来是指没有水的护城河。为了保护城中百姓的安全,古代人造城建造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护城河和护城河。他们认为一切与人民生活和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灵,所以城市和城市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将其纳入自己的神祗,称其为斩邪护国之神,掌管冥界亡魂。
早在周朝,每逢丰收后,除夕之夜,人们都要腊祭八神,其中第七位神是水神,水神是城隍。
在汉代,纪信营救刘邦的故事在历史学家项羽的传记,高皇帝历史的第一本书和相关的地方材料中有所叙述。刘邦称帝天下后,赏赐并封纪信为黄袍,在上林苑(今王曲镇)选择了自己狩猎和休息的地方,修建了大庙,供奉祭品。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祭祀,后来成为庙会。据说在“文景”皇帝时期,为了顺应民心,加强统治,将纪信封为城隍,成为长安城的保护神。据史料记载,王曲祭祀城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比芜湖城隍城隍主周瑜、东吴、三国、城隍庙早四百年。
唐代汉人信仰城隍十分普遍,许多文人如杜甫、韩愈、张九龄、杜牧、李商隐等人都写诗祭祀城隍。因为在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下,人们希望那些官员能为人民做主,同情人民的疾苦。因此,他们对那些为人民做好事的官员非常尊敬,在他们死后,他们把他们当作城隍崇拜。比如苏州拜春,杭州拜文天祥,上海拜秦玉波,桂林拜苏建。
明朝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对大城隍很感兴趣。因为出身于土地庙,所以对土地神的老板非常尊敬。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诏封天下城隍。并且严格规定了城神的等级,* * *分为京城、府、州、县四级。于是一夜之间,全国各地的城隍庙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朱元璋说:“如果我们联合了城隍之神,人们就会知道,就会害怕。人如果害怕,就什么都不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