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描述一下太宰治的自杀经历,谢谢~
太宰治(だざぃぉさむ,明治42(1909)6月19-昭和23(1948)6月13。本名津岛秀治,出生于青森县五所川原市。
日本战后新戏剧派的代表作家,出生于青森县北津光县木村的一个大地主家庭。真名是对马秀智。我父亲是个贵族,在家乡经营一家银行。为了防止农民暴动,在家里筑高墙,太宰治对住在这样一个深宅大院里感到内疚和不安,甚至有一种负罪感,这对他后来的小说创作影响很大。太宰治在家中排行第六,抗战前的家长制和长子继承制给他一种冗余感。他童年的每一个手势都取决于他父亲和哥哥的颜色。青森中学和弘前大学毕业后,1930考入东京大学法文学院,大学期间参加左翼运动,后转向文学创作。
太宰治以《小丑之花》1935登上文坛。他的小说《告别》(1945)描写了鲁迅在日本仙台留学的经历。战后创作的小说《夕阳》(1947)是他的代表作。小说以贵族子弟为主角,描述了由于战后社会地位的下降,战前悠闲的寄生生活已成过去,他们靠变卖家产维持腐败的生活。作者对没落的贵族表达了无奈的悲伤和惋惜。未央的妻子(1947)和作为人的不合格(1948)也是他的代表作。前者描写了一个出身贵族的诗人,生活腐化,他的妻子为了还债,去酒馆当了女招待,过着堕落的生活。这部作品表现了一种颓废的人生哲学。自传体小说《没资格做男人》描述了一个沉迷女色,过着流浪生活,最后被关进疯人院的知识分子。太宰治的作品和许多新剧派(又称流氓派)作家的小说一样,大多通过混乱的两性关系或男女纠葛,表现出活着不过是寻求功能性享受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二战失败后日本资产阶级的绝望和战后群众运动的冲击。
太宰治因对生活绝望而投水自杀。他的一生经历了日本革命运动被镇压,日本战败的动荡年代。日本评论家叶萍·钱说,“太宰治之死,可以说是这个历史伤疤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