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二发射成功!怀着自古以来对天空的崇敬,一步步实现太空梦。
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对天空有着无限的向往。那么为什么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天空如此痴迷呢?
中国人一直认为北极星是天空的中心。比如600年前建成的故宫,就是基于这个理念。整个故宫建筑围绕南北轴线,平衡每一面。未来北京的整个规划都是基于这个理念。这条线从北向南延伸,连接北部的奥林匹克公园。水立方、鸟巢等标志性建筑都建在轴线边缘,轴线上不能有建筑。这种城建景观起源于中国古代社会。人们以天空为典范,建立了秩序与和谐的传统。
然而,对这一传统的追求并不止于北京和故宫。山东泰山海拔1500米以上,2000多年来一直是历代帝王进香的地方。皇帝希望在泰山得到更多的保护。在泰山之巅,皇帝将举行一次冥想。“封”指祭天;“禅”是指拜神的地方。因为皇帝被称为“天子”,这样的禅定加强了他与天的联系,可以确保他在世俗领土上的繁荣统治。
4000多年前,帝尧试图仿效地球上的天堂秩序。春秋战国《竹书年鉴》记载“凤在庭,朱,贾秀秀,露润,春出,日月如合,五星如珠。”“讲述丰富有序的自然世界,是对公正正当统治的最好回报。在地球上执行上帝的意志被认为是繁荣的首要条件,因此研究天空和天文学是中国人的重要追求之一。
位于北京的古观象台建于1442年,储存了大量古代天文测量仪器,这些仪器是中国对天文学执着追求的见证。
在这些古老的天文测量仪器中,融合了来自欧洲传教士的技术。曾经,耶稣会士改变了中国的天文学,他们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技能得到了中国宫廷的认可。但也导致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1669年,历法有误,皇帝要求测试传教士的技艺。他们是秦田监狱的监管官杨光宪和传教士费迪南·南怀仁。经过三次检验,最终确定费迪南德·南怀仁的是正确的。后来,耶稣会士接到了一项前所未有的任务——改革中国的历法。
这足以说明历法对中国的重要性。黄河流域的陶寺遗址有4000多年的历史,有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台,由13根弧柱组成,用来测定日期。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一个祭拜太阳或天空的祭坛。
然而,除了天文台,陶寺遗址还出土了大量文物,这反映了当时那个地方的繁荣。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中国文化中的广场与地面相连,原型寓意着与天空的紧密联系。于是就有了阴阳的传说。在古代,人们把太阳比作阳,把月亮比作阴。昼夜的循环导致了阴阳的相对性。时至今日,阴阳也有很多讲究。太极中的阴阳两极,在现实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
有着2300年历史的史书《尧典》记载:敬天如日月星辰,敬人也。”,他想为人们创造一个日历。中蒙两国统治者忽必烈汗建造的天文台落成。成功地为人们创建了精确的日历。得出一年有365.2425天,与现代测算结果365.422天非常接近。
中国古人的智慧不得不让人佩服。这激励了中国的现代科学家。一直以来,人们对天空的追求都没有停止过,时至今日,对太空的探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天与人的联系远不止于此。它还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演化出了更多关于天空的神秘哲学和玄学。
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瞬间!一次次发射,承载了中国亿万人的梦想。
今天梦想成真,向所有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人致敬!
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