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屈原》
上世纪初,戏剧在中国出现,趣味新鲜,生命力旺盛,稚嫩特征明显。中国的人们并没有完全理解戏剧的结构和编织规则,他们开始把它视为传达思想和情感的有力武器。
郭沫若5438年6月+0942年+10月写的戏剧《屈原》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是不成熟的,但它击中了时代的要害。那些明显的文学缺陷被鲜明的主题和昂扬的激情所掩盖,成为呼唤爱国主义和抵抗日本侵略的佳作。
70多年过去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思想的流转,这部曾经被视为历史剧经典的剧,已经很少有人评论了,更不记得排演过。让文学归文学,政治归政治,历史归历史,用文学的眼光重新审视郭沫若的屈原。
扩展数据:
《屈原》是郭沫若最具影响力和震撼力的剧作。10天完成的郭沫若五幕话剧《屈原》于1942年4月由中国戏剧艺术学会在重庆国泰大剧院演出。在苏联和日本都上演过。这部作品被公认为郭沫若历史剧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
愤怒真的是这部剧的主题。屈原的重头戏是《雷电颂》,在被囚禁后的庙堂里激情四射,来表达屈原的愤怒,实现剧作家对现实社会愤怒的呐喊。它是最受尊敬和最著名的独白。
百度百科-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