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进化论介绍到中国,彻底影响一代人世界观的翻译是什么?【历史话题】
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加强了船只和枪炮,暴露了东方帝国的虚弱。因此,传播西学、向洋人学习成为朝野的共识。魏源、王韬、李、徐寿、华、郑等一批最早接受西方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在翻译和介绍西方书籍、传播西方政治制度和科学知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局翻译所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科技著作,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留下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50年后,甲午战争的惨败再次将中华民族推向了危机。这时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发表在天津出版的《国志汇编》1897年2月号上。这本书的出版产生了严复始料未及的巨大社会反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看到这个译本后,称赞严复“把进化论翻译成中国第一门西学”。
严复(1854-1921)福建后关(今福州)人。光绪三年(1877),严复作为清政府派出的第一批赴英法留学的学生,赴英学车。在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后来改名为皇家海军学院)学习的两年半时间里,他成了学校的高材生。
当时英国处于维多利亚时代,经济稳定,社会繁荣,自由主义进一步发展。达尔文、赫胥黎和斯潘塞的思想和理论在英国很流行。回首落后、贫穷、闭塞的祖国,严复深受震撼。因此,他更加关注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和政治,孜孜不倦地研究“中西之异同”,探索中国的富强之道。回国后,我开始在福州的马江船政学校教书。光绪六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北洋水师学堂,严复调任学堂总经理,后任总经理(校长)。这些学历和经历使严复具备了成为思想家的必备素质和参政的条件。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胜负未定,《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人们的极大愤怒。1885年2月4日至1年5月4日,严复在《天津志报》上发表了《论世界变革之迫切性》、《袁强》、《碧函》、《袁强续》、《救国论》五篇政论,呼吁变法,使他声名鹊起。在袁强,他首先向中国人民介绍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同时介绍了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斯潘塞的适者生存理论,将两者结合起来,阐述了他关于救亡图存的观点。对这一思想的深入探讨体现在《进化》一书的翻译过程中。
进化论翻译自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一书。这是一本宣传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通俗小册子。全书前半部分讲进化论,后半部分讲伦理学,严复选译了部分引言和前半部分讲稿。严复翻译这本书,并不完全是根据原文,而是有选择地转述,甚至是利用了题目,所以鲁迅先生说严复“终究还是做了进化论”。一个“做”
字,精辟地描绘了严复翻译这本书的良苦用心。
进化论其实是一篇非常精彩的政治论文。书中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按照“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变化的,“物质竞争”是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其中优种战胜劣种,强种战胜弱种;“物竞天择”就是自然选择和自然淘汰,生物在“生存竞争”和“自然淘汰”的过程中进化了。联系甲午战争后国家危亡的形势,向中国人民发出了争取逆天胜利、保护物种的呐喊,指出如不变法,将沿袭优胜劣汰的普遍做法。《进化论》中所揭示的思想,结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西方哲学思想的传入,使当时处于“知识饥荒”时代的中国知识界获得了一个宝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从这本书出版后,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等词汇就成了人们的口头禅。胡适读书时,老师让学生买《进化论》作为读物,并让他们写一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作文。他说:“这种话题自然不是我们青少年能触及的。但说明读《进化论》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风气。”他评价严复是“引进近代思想的第一人”。
《天演论》的出版所产生的冲击波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几代人,也奠定了严复在中国近代思想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