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应表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期,每个时期称为一个时辰。十二点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时间。十二点是古人根据太阳的出现和外观、天空的变化以及他们的日常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等自然规律而独创的。十二点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时期的古籍中找到这些词的来源。在汉代以前,这些称谓是不同的。直到汉朝初年,太初历法才在中国实行。“一天分十二点,主枝是学科。”(赵翼《玉琮考》卷三十四)基本定型命名。十二点钟表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悠久。它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杰出贡献,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昼夜分为十二小时:子(zǐ)、丑(chǐu)、阴(yín)、毛(m ǐ o)、陈(chén)、斯(s)、武()、卫(wèi)、申(shēn)。为9时至11时、11时至13时、13时至15时至17时、17时至19时、19时至21时、21时至23时、24时至3时。西周时用的。汉代命名为子夜、乌鸦、平旦、日出、食时、角、日中、日晷、日落、黄昏、人定。也用十二地支表示,子夜23时至1时为子时,1时至3时为丑时,3时至5时为印石时,依次递归。2.24小时制。宋代以后,每20个时辰分为两部分,即子初、子初、丑初、丑初.....反过来正好是24小时,和现在的一天24小时一致。3.十小时制。出现在先秦时期。白天五分钟,晚上五分钟。据《隋书田文志》记载,日为早、晚、中、晚,夜为甲、乙、丙、丁、戊(后以五更为代表)。4.五小时制。其名为陈明、永明、丹明、蚤(早)食、宴(晚)食、角、中心、少回、铺时、大回、高回、低回、县(悬)东、黄昏、丁昏。见《淮南子》。天文训练。5、百刻。也就是说,把白天和黑夜分成均衡的一百个四分之一。它的制作与使用缺失的版画有关。可能起源于商朝。汉代改为120刻,南朝改为96刻,108刻。几经周折,直到明末欧洲天文知识的传入,才提出了九六刻书的改革,并在清初使之成为正式的制度。6.古代不一定有严格的时间意义,但有相当多的常见和常用的名称。一般来说,日出时可称为旦、灶、朝、辰,日出时可称为夕、暮、晚。太阳在正中时,称为中天、午、亭午,近中天时,称为角,西时,称为昼。日落之后,便是黄昏。黄昏之后,由人决定。人定之后,便是子夜(或称子夜)。午夜过后,鸡叫了。鸡鸣之后,是懵懂平淡——这是天已经亮了的时候。古人一日两餐,最后一餐在日出之前,称为吃饭时间或吃得早;日晷之后,日落之前是开饭的时间,这个时间叫“时”。午夜,也称为子夜和午夜:十二点的第一个小时。(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鸡鸣,又名野鸡:十二点的第二个时辰。(065438+北京时间0: 00至03: 00)。尹世平丹,又名黎明、晨曦、日丹等。时间是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北京时间03: 00至05: 00)。石矛日出,也被称为一天的开始,黎明和旭日东升,指的是太阳刚刚出现和冉冉第一次升起的时间。(北京时间05: 00至07: 00)。早上吃饭,也称为早餐等。:古人“早上吃饭”的时间也是早餐时间(北京时间07:00-09:00)。四十孔,又名鱼日等。:临近中午,叫角落。(北京时间09: 00至11: 00)。正午,又称日正、正午等。:(北京时间11点至13点)。不久前,它还被称为日落,太阳中心等。当前位置太阳从西边落下。(北京时间13至北京时间15)。申请时喂时,又称为日铺、晚食等。(北京时间15至17)。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被称为日落,日落和傍晚:它的意思是当太阳下山。(北京时间17至19)。黄昏,又称日落、晚霞、黄昏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空将会一片漆黑。世界昏暗,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至北京时间21)。此时夜已深,人们都停止了活动,休息了。平静意味着安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时间——十二生肖中一天的十二个小时:前半夜是11到1,后半夜是1到3,后半夜是3到5,后半夜是5到7,后半夜是8到7。11 pm是中午,1 pm是不合时宜的,晚上7点到9点是无声的,晚上9点到11 pm是石海。每个小时需要两个小时。可见,“从第四个小时到最后一个小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更多——在古代,它被视为夜间的手表,海上的手表,家中的手表,家中的手表,丑陋时的手表,印石的手表。夜分五班,按班击鼓,每班五分。每班一个小时,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也就是120分钟,所以每班每个点只需要24分钟。可见,“四点煮饭,五点开船”相当于“65438+半夜0点到3点煮饭,3点到5点开船”。“5: 00和3: 00”相当于早上5: 00和72分钟,即6: 00和12分钟,“3: 00和4: 00”相当于午夜的1和96分钟,即2: 36分钟。雕刻-古代时间是由漏壶测量的。漏锅分为播种锅和接收锅两部分。播种釜分两层或四层,都有滴水的小孔,最后流入接收釜。收水壶有一个直立的箭头,上面刻着100分钟。箭头随着储水逐渐上升,露出分钟数来显示时间。而一个24小时的昼夜就是100分钟,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以看出,每个时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中午3点”相当于中午1: 43.2。古人把晚上的时间分为五块表,一块表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从晚上7点开始,一个表指的是7点到9点,另一个表指的是9点到11点,第三个表指的是1点到3点,第五个表指的是3点到5点。古人把一个昼夜分为12个小时,用12个地支表示,每个小时在现代等于两个小时。古今对比: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凌晨一点,丑时一点到三点,印石三点到五点,等等。每两个小时是石矛、陈石、施思、正午、尉氏、酉时、虚时和石海。“庚天”前最大的数字是五,表示从三点到五点。中国古代第一单元。时间:指的是时间。在古代,一天被分成12个小时。地支作为时间名称,有一个古老的习惯名称。一小时的开始是午夜。顾《日知录》:“自汉。日历越来越近,所以一天分十二点,也不知道是谁开始的,但是至今没有废除...但是,说子夜的是所谓的儿童时间,打鸣的是丑八怪,平足的是丑八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也是丑八怪,中午吃饭的是墙角,中午吃饭的不是。一日分为十二,也只有在这里。”在北宋,每一个时辰都被分成两部分:开始和右边。十二小时被分成二十四小时,这被称为“小时”。二、刻字:大约在西周以前,古人将整个昼夜分为100个刻字,在漏壶轴上刻出100个方格。换算成现代时间单位,1等于14分24秒。“百刻系统”是中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系统。汉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时,采用“太阳方位授时”的方法,用标准表测量太阳的投影长度来判断时间。标准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测量直立在平地上的日影的基准或石柱,称为表;一个是用来测量正南正北方向上的地表阴影长度的刚性板,称为圭。由于太阳的阴影可以用长度单位来衡量,所以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说法。标准测出的每一个太阳位置都逐渐有了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时间的起源。隋唐时期,“太阳方位授时”正式演变为“十二点授时”。“百刻制”和“十二时辰计时”的结合,使中国古代的计时制度趋于完善。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同时也使用24小时制钟表方法。因为百刻制不能用十二小时整除,不好计算,所以改成了96,108,120。直到清朝才正式将一昼夜定义为96刻,每小时8刻,并进一步分为上刻和下刻。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经常有“午时三刻始斩”的说法。比如《西游记》第九回:“相传丞相魏徵在府中,夜观乾象,正赏宝香。他只闻喧嚣,却是天上的使者,一起捧着玉帝的金玉玺,看他午时三刻,梦见在泾河砍老龙。”中午三点半,按照现在的计时方法,离中午12还有十五分钟。阴阳家认为此时太阳最盛,而现代天文学认为正午最盛,两种说法略有不同。中午三点,是古代重刑犯行刑的时间。此时太阳最充沛,死后阴气会立即消散。罪大恶极的罪犯被斩首后“连鬼都不许做”,以示严惩。犯轻罪的可以中午处决,让他们有鬼做。所以“下午三点,梦见在泾河砍老龙”来说明老龙的罪行极其严重。三、夜班:汉代皇宫值班人员分五班,按时换班,称为“五班”,所以夜间分五班,每班一小时。是徐时的第一表,海时的第二表,子时的第三表,周时的第四表,殷时的第五表,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第一表日:徐19:00-21:00,第二表日:海21: 00-23。四、点:古代用[2]铜壶滴计时,以下漏点命名。一个班次分为五个点,所以一个点的长度相当于现在的24分钟。比如《西游记》第九回说:“太宗梦醒,念念不忘。已是五鼓三点,太宗设朝,集文武二班官。”“半夜两点”是指半夜11:48;“五鼓三点”是指凌晨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