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强人对这位历史学家发表评论?拜谢!!!!
20世纪,西方学者继续探索西罗马帝国灭亡原因的永恒之谜。
1916年,维兰德·米·斯米科维奇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了《罗马衰亡的再审视》一文。他认为罗马的灾难始于民国时期,早在卡托时代(公元前180年左右),意大利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已经衰落。各省耕地逐渐沙化,荒地无限扩大。大量的土地抛荒导致仍然耕种土地的农民税负增加,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社会生存所依赖的物质条件恶化。这些都让西罗马帝国走向灭亡。
1917年,埃尔维斯·亨廷顿在《经济季刊》上发表了《气候变化和农业衰落是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一文。他的辩论方法很奇怪。美国加州有一棵红杉树,树龄超过3000年,甚至4000年。这种红杉树有一个特点就是每年都会长出一个年轮,根据年轮的数量可以推断出树龄,并且这种树的年轮纹理之间的距离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气候有利的时候,也就是降水多的年份,树木年轮间距比较大,反之亦然。因此,可以从红杉树的树轮纹理间距来推断该地区的降水历史。而亨廷顿认为加州的降水历史与罗马统治时期地中海的降水历史大致相同。基于红杉树的特性和两地降水历史大致相同的假设,亨廷顿认为西罗马帝国的衰落是由于4、5、6世纪降水不足造成的。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邓尼·弗兰克从另一个角度探讨西罗马帝国的衰亡。通过仔细研究许多拉丁文墓志铭,他发现这些墓志铭上的奴隶大多是希腊名字。因此,他断言罗马和西拉丁被来自希腊和东方的奴隶入侵:由于这些奴隶被释放,他们都获得了罗马公民权,罗马公民权的构成发生了变化。通过对13900墓志铭的研究,他得出结论:在罗马出生的居民中,近90%是外族血统,曾经建立罗马帝国的罗马人现在已经让位于外族。正因如此,罗马从国家元首到君主政体的转变,是专制主义的胜利,是东方宗教的传播,是拉丁文学的衰落,是曾经建立帝国治理国家的人才在减少。
纳尔逊在《罗马帝国》一书中认为,罗马帝国最重要的问题是种族,因为罗马文明是以种族为基础的。文化取决于种族的特征。如果外来种族和蛮族被同化,必然会渗透征服者(罗马人)。因为罗马世界广阔,异族众多,所以必须提高罗马人的出生率。然而,罗马人的出生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罗马人的血统变得越来越不纯,在帝国的罗马化地区,文明的交流和融合导致了无节制的种族混合。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不同的种族相互通婚,混合血统遍布各省。在这些祖先混杂的地方,稳定的精神和道德标准丧失了。
罗斯托夫采夫在《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一书中,也探讨了西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他认为罗马是通过城市这个媒介统一了意大利。罗马帝国扩张到西欧,自然会让城市成为罗马化的中心。但城市的财富来自农村,农村农民强烈反对城市市民的剥削。在罗马帝国的和平环境中,城市居民逐渐无法适应军营中的生活。3世纪危机期间,帝国政府不得不招募农民加入罗马军队,军队中的农民和农村的农民联合起来反对城市的压迫。所以,贵族和依赖于贵族的古代文明的衰落,是由于军队中的农民和农村农民的共同反抗。
研究拜占庭历史的诺曼·h·比金斯(Norman H. Bijns)从比较的角度探讨了西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他认为西罗马帝国有文化中断的现象,而东罗马帝国没有。从根本上说,文化是在相互交流中诞生的。为了保持文化,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巩固我们对它的兴趣。罗马文明依靠相互接触,从罗马传播到各省首府,再回到罗马巩固。然而,这种自由接触只能在没有暴力的地区维持。罗马帝国是靠城市管理者和驻扎在边境的军队来维持的,城市官员和军队成为维持整个文明结构的重要力量。蛮族的入侵分裂了这些相互联系的地区,蛮族王国在罗马领土上的建立打破了帝国政府的统一管理。蛮族王国的建立不仅减少了罗马帝国的领土,也减少了罗马帝国的财政收入来源。帝国的防御需要钱,因为罗马曾经为西欧提供了长期的和平交换,使其公民不再是士兵。为了赢得战争,西罗马帝国必须依靠蛮族雇佣兵,而雇佣兵要支付巨额军费。更糟糕的是,西罗马帝国面临着两条战线:陆地上的野蛮人和海上的汪达尔人舰队。所以西罗马帝国的悲剧就在于它没有必要的财力,在维持一支雇佣军的同时,还能维持一支强大的舰队。
80年代,《泰晤士报》发表文章称,西罗马帝国因“铅中毒”而衰落。罗马城市的供水管是由铅制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铅逐渐被腐蚀,长期使用这种铅管的罗马人智力下降,以至于到了5世纪,他们已经缺乏了应对帝国内外危机的必要智力。
美国学者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一书中认为,罗马帝国的衰亡是一个经历了数百年的过程,并不是发生在公元476年的单一事件。其次,只有帝国的西半部灭亡了,东半部作为拜占庭帝国存活下来,直到15世纪中叶。所以没有一个单一的原因足以解释西罗马帝国的衰亡,这是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是野蛮人的作用,二是精神原因,三是经济原因。
在世界文明史中,李必立·拉尔夫认为西罗马帝国的衰落主要是由于内部问题。首先,在政治上,国家元首制度下没有明确的继承法。结果国家元首死了,接着就是内战。帝国后期最大的政治缺陷就是没有足够多的人参与政府活动。帝国的居民大多是不参与政治的臣民,沉重的赋税往往让他们对帝国恨之入骨。第二,经济上,罗马最严重的经济问题是奴隶制和劳动力短缺造成的。罗马城市主要依靠奴隶生产的剩余产品,但奴隶承担的劳动过于繁重,无法通过繁衍来补充奴隶队伍。随着外国政府战争的结束,战俘奴隶的来源被切断,导致农村生产的剩余产品越来越少;奴隶制让罗马奴隶主不在乎发展生产技术。第三,缺乏公民理想。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无法依靠共和国的公民理想,主要是连年战乱和沉重的赋税负担造成的。地区之间的差异、公共教育的缺失和社会分层进一步阻碍了任何统一的公益精神的形成。西罗马帝国在人们普遍的冷漠中走到了历史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