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历史遗迹
-探索古代安徽文化的遗迹。
在皖江开发开放火热的今天,皖江静静流淌在格外冷清的皖西南。在过去,情况并非如此。近代及以前,安徽流域是皖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梅城古潜山镇(古称周树)到古碗口,再到安庆市。政治和经济中心是从安徽中游到安徽下游。
皖江航道不仅是一条经济纽带,也是一条文化纽带。安徽流域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荟萃,文物古迹丰富。唐宋时期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物资集散地,丝绸、茶叶、生漆、桐油、竹木制品都通过这个集散地运往国外销售。明清时期,徽商云集,商业繁荣,手工业发达。如今,皖江两岸生态环境优美,有许多文化历史遗迹和传说。
目前,大观区、怀宁县境内的皖江沿岸有一些历史遗迹被整理出来。
万口,即现在的山口镇山口镇,是一座古城的遗址,也是古代的军事要塞,三国吴嘉和六年(公元237年)将军诸葛恪曾在此驻军。南朝武帝为了抵抗榆林起义,于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四月,派镇北将军许都驻防。六月,临川王陈谦(陈文帝)在南湾口筑城,令徐州刺史钱道守之。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太祖发兵渡河,用采石场搭浮桥砍倒南唐。南唐时,朱凌云带着战船和木筏从湖口下来,试图通过打破浮梁来帮助金陵。去碗口。宋将军营的步兵都指挥派兵阻拦,焚烧战船,战败。
万口现在是山口镇的一个渔村。自汉末以来,1700多年间,城市面目全非。自汉代以来,房屋墙壁上就有成堆的瓦砾、柱子、瓷砖、古钱币和带有文字的城砖。碗口有大量文物,离岸边十几米的河床上有古城墙遗址。旱季,当地人早年挖出的古城墙砖上刻着“怀宁县”、“太湖县”、“潜山县”等字样。在镇西的塔岭上可以看到古壕沟,还有宋代的房屋、古代的钱厂和清代的古井。湾口背靠白子,面向石门湖,依山傍水,景色迷人。“百花清岚”和“石门秋汛”是怀宁旧时的两大名景。
碗口曾两次是怀宁县的所在地。第一次是在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怀宁县分为宛城、安乐、梅城、宛阳四县,其中宛阳县位于宛口一年左右。第二次是在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南宋丁敬元年(公元1260),郡治时间为43年。万口也是怀宁县的文化古镇,历代文人墨客都来此巡游赋诗。唐代李劼人曾写过一首四言诗“井田遇夜客沙宿”,“黄昏下起雨来,村在江边,绿林小贩夜知,相逢不必避,天下在此半为君。”宋代王安石写了《别湾口》、《过湾口》、《过长安岭到湾口》等诗,黄庭坚写了《从周树送口信到湾口路》。明代曾作《万口止风》两首,刘基为庾廷信作《扬帆过江》一首。清代王的诗《舟楫过皖城》,石的诗《李阳一至湾口》,的《湾口》等。
杨如古墓位于山口镇白子村石门湖一侧狮子口桥左侧纱帽山顶。是一座夫妻合葬墓,海拔400米,墓室,墓碑(无文字),前面的石头上有一只浮雕鹤在跳舞。距离墓室两米处,有1对立方形华表,高近2米,宽0.3米。左侧碑文写道:故光禄大夫告都察院,管左都御史、杨公张茹谷三等勤大人墓;右题词:故封一品杨夫人之母刘太太之墓。两个碑都是一样的:“保和殿学士、吏部三等官张低头。”时间的两个碑都是“清乾隆十一年,丙寅,孟春月,丁丑,姬旦”(即1747)。这两座纪念碑以他们的两个孙子、曾孙和曾孙的名字命名。
雪洞和普陀寺普陀寺位于红镇乡唐冶湖东南长安岭的半山腰。寺庙后面有一个叫雪洞的山洞。怀宁县人民政府于3月1982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雪洞是寒武纪石灰岩洞,深度50米,最大5米。向下蜿蜒曲折,宽如厅堂,可容纳100人。洞内有1尊按照石壁雕刻的佛像,香炉放在前面供案。洞口朝北,高4米,上有砖牌坊,比洞口高4米,三层砖斗拱,楷书刻有“岩破金身”四个字。依洞而建的普陀寺,是一座1的硬山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南北交汇,两座3开间佛寺,中间和第二天有水井,正殿后面直通山洞。寺门在两寺之间向西拐,门头挂横幅的“普陀寺”是清咸丰二年(1852)所制。
雪山尖牌坊和普陀寺,据说是明代所建,但无文字可考。民国4年,怀宁县志只说“雪洞、寺”。在发现的碑文中,洞内最早的石质告白案刻有“雍正八年”字样,残碑上有乾隆二十五年“筑洞门建石楼”一句。殿内及前壁嵌有10余块重修碑文,最早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最晚为同治四年(。乾隆至同治百年间,屡有重修,民国时期也有修缮,东侧建有1佛寺,后毁。早些年,这庙里香火熏天,百里香。
石库道光水文碑矗立在洪镇石库村马家楼的田野上,高0.5米,宽0.33米。碑文刻有“道光二十九年潮来此处”字样。在左下角,部门支付“宓妃·任丽”。立碑人身份不明,石库地区有不少裴姓,应该是当地人。
石Ku位于安徽河下游,从安庆顺流而下,全长15 km,南岸是跨鄂皖两省的长江主堤——铜马堤。这座纪念碑是长江历史的重要资料。1973年,长办复查时,发现碑已被挖走,随即查明并重修。3月5日,1974,长江流域规则办水文处致函安庆行署文化局,索要纪念碑拓片。
唐冶胡烨铁矿位于洪镇石库村的唐冶湖畔。地形属于丘陵环绕的盆地,东面是狮象山,名为狮象口,开口与安徽河水相连,直接流入长江。狮象口沿湖相连的蛇口、王家嘴、王家嘴等五个山口的山坡和沙滩,面积约两平方公里。地面有铁渣、铁矿石、绳砖出露,以王家嘴最为密集,文化层厚0.5 ~ 1米。传说公冶长墓就在这里。在遗址以东的东山和龙泉岭,至今仍有铁坑遗址。根据民间传说,秦始皇挖了龙脉的坑。近年来,乡镇企业也在老坑附近挖掘铁矿。汉代中国冶铁业高度发达,怀宁属安徽郡。据《汉书·地理》“安徽有铁官”,汉朝在安徽郡设置了负责冶铁的官员。唐冶湖是安徽县重要的冶铁基地,属于汉代冶铁遗址。
金鸡碑位于洪镇唐雪村。纪念碑高1.1 m,宽0.75 m,用白石雕刻而成。碑文为“金鸡会圣位”,文两侧冠有“日”“月”字样。第一段“姬旦于冬拜众生”,下一段给出了创始人、官方、信徒、学生杨文堂等25人的名字。碑的边缘刻着纠结的图案,碑文是用楷书刻的。
金鸡碑最迟应竖立于清朝雍正八年(1730),或明代。金鸡碑是戏剧之神的纪念碑,是研究中国戏剧史的重要资料,是研究戏剧史的活化石。中国只有两部,“电影金鸡奖”由此得名。7月怀宁县文物普查中发现,1984。安徽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夷寺碑在金鸡碑南3米处。高0.9米,宽0.6米。碑上楷书铭文横行“五岳□碑”(原注:“□”应为“庙”)。正文第四行描述了建庙的原因,后面是20多个人的名单和建庙捐的钱数。下一段“清代大吕岳李”,部分字迹不清。
太平军石牌城遗址位于安徽北岸石牌茅山,与上下石牌城隔江相望。城址为四座相连的山丘,一条狭长的洼地贯穿南北,面积约0.8平方公里。现存遗存为两条环城壕,宽约2米,深1.5米。群众说西边有个“金厅”(即司令部),北边有个炮台,中间有个水井和兵工厂。根据近年来发现的遗物,如房屋、武器、炮弹等。,基本可以证明。
石牌是安庆西部的一个重要关口。太平军三江胜利后,西南战场失守,九江失守,危及安庆。保卫安庆和天津西门的战斗非常激烈。当围困安庆的阿清兵多隆支兵败退守宿松时,英王陈玉成调兵镇守石牌、太湖、潜山,遏制清兵,保卫安庆。据史料记载,石牌城极为坚固。“上下有洞,四周有三条深沟,外有六座木城,驻有千军万马。”英王在此布置驻军,全军攻打六安时,多隆乘机攻打石牌,于咸丰九年(1859)九月二十四日夜,从茶蓬岭潜至城门。"由于守军的疲劳,我们爬上了城市上空的壕沟,发射了喷嘴火箭"。守军奋起奋勇作战,直到第二天早晨,城池失火,守军数千人死亡,守军霍荣、石被俘,石牌城落入清军之手。
王光庙位于小市镇梁湖村。背山面水,古朴典雅,独具魅力。楼龄不算外国,面积300平米左右。中殿有广王神龛,中央为广王生前塑像,右侧为二广王、三广王,左侧为小光王。光王的雕像戴着皇冠,穿着长袍和靴子,看起来像一个皇帝的偶像。
解放前,庙里香火鼎盛,住着2到3个和尚。每年农历二月,王光皇帝都要去方圆百里之内打猎,农民们称之为广望会。足迹,涉及前槐县小石、梅城、油坝、朱三等6个乡镇。无论王光走到哪里,他都要搭起一个展示香火的舞台,还要开好几次车。这场盛会持续了三天,参与者数万人。
相传,就是后梁皇帝朱全文的长兄朱。他原籍安徽砀山五里沟。参与镇压黄巢起义的朱全文,战功卓著。他在唐朝被封为王维,在四镇担任我们的大使,成为唐朝后期垄断朝政的新贵。当朱全文准备篡夺唐朝的时候,他把他的大哥羽泉带到首都,并把一项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他。朱拒绝接受,回到砀山住在山上。朱全文登基后,有一次生病,想让大哥羽泉来看他。他派人去砀山请羽泉,皇帝误派人去抓羽泉。羽泉只身南逃,来到皖江东岸的丘陵地带,定居下来,善待当地人,植树造林,做了很多好事。后来,他回到砀山,被太祖封为王光,死后被封为王光皇帝。后人知道了这件奇闻,就在朱的住处立了一座庙,并在18岁时享受了祭祀。王光神社两边都有对联,可以作为佐证。联日:我隐于砀山,耻封王,死为帝;赵玲皖水,名利双收,人杰地灵。早在上世纪20年代,当地学者谢鸿宾就为王光庙写了一副对联,也可以作证他是砀山一隅的贼;感谢人民社会,安徽的水千年。
此外,马庙镇孙家城遗址、小市镇王家山遗址、孔雀东南飞遗址不在此列。至今,安徽河两岸还有许多古村落、古民居、祠堂、古墓。喜欢探险的朋友还可以去位于安庆郊区和怀宁县交界处的白子山区的寒武纪洞穴探险。近年来,在总面积60平方公里的山区发现了水晶洞、梅花洞、麻姑洞、蝙蝠洞、雪洞等一大批溶洞,洞景十分奇妙。该地区集山美、洞奇、水美于一体,生态环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