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场的称谓是什么,古代科举考试厅是用来干什么的?
古代考场的名称是宫媛,是古代省考的考场,也就是学生可以考试的地方。
宫媛制度最早始于唐朝。有江南宫媛、京宫媛、定州宫媛、川北宫媛等地,其中南京江南宫媛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最为著名。
希兰院的意思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为皇帝或国家做贡献。北京宫媛建于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有五个门,称为“龙门”,意为鲤鱼跃龙门。中间三门有横匾,中间题“天开云纹”,东题“取经”,西题“为国求才”。宫媛中路沿线主要有明远楼、公堂、聚奎阁、汇景堂等建筑。
扩展数据
宫媛中路沿线主要有明远楼、公堂、聚奎阁、汇景堂等建筑。东西两侧有9000多座低矮的试验棚,称为“一号棚”。在希拉姆医院的四个角落里还有一个了望塔。北京的宫媛不仅是全国明清考试的考点,也是顺天府乡试的考点。
取得乡考后,每三年举行一次。农历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会有三场连考,每场三天,九天。国考也是三年一次,在春季举行,所以称为“春考”、“春魏”。考试时间也是九天,农历2月9日、12日、15日三天连续考试,各三天。
考试期间监考非常严格。当考生进入宫媛入口时,应进行严格的搜查,以防止考生被“夹带”。所谓“夹带”,就是将考试相关的信息和答案隐藏在正文中。如有夹带,将送处罚部门从严处罚。
百度百科-宫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