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十二帝之谜主讲人简介

阎崇年,男,北京社会科学院满族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族学会会长,中国故宫学会副会长。成立了第一个专业的满族研究机构:北京社会科学院满族研究所、北京满族学会,主持了第一、二、三、四届国际满族研讨会。北京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文集包括《满族研究集》(民族出版社1999版)、《燕史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版)、《袁崇焕研究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版)、《燕步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84版)

专著是《努尔哈赤传》(北京出版社出版1983)。荣获北京市、全国优秀学术著作“光明杯”奖、全国满族研究优秀成果奖、《命运的汗水》(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出版)、《清代中国历史大事年谱》(北京出版社1987出版)、《古都北京》(中、英、德三种文字)(中文)。曾获中国文化部最佳图书奖、法兰克福和莱比锡国际最佳图书荣誉奖、中国城市生活史(台北金文出版社出版1997)等165438主编《满族研究》(一至六辑)、袁崇焕学术论文集、戚继光研究论文集。发表满族研究、清史、北京史论文200余篇。

在央视《百家讲坛》上以《谈清朝十二个皇帝》引起关注的北京学者颜崇年,首先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选对了切入点。他说,《谈清朝十二皇帝》之所以流行,主要是为了满足读者对历史知识的需求,这不是短期的。讲清十二帝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比如我讲咸丰,就以太平天国为背景,然后从咸丰犯的几个错误入手。45分钟讲不完6个错误,我就选了3个错误——错坐皇帝宝座,错出京师,错选大臣顾铭,一开始就吸引了大家。”

其次,客观评价清史。颜崇年说,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港台历史段子之风盛行,人们搞不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编的,哪些是认真的,哪些是段子。正因为如此,他的演讲才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另外,讲课要借鉴电视剧,制造悬念。颜崇年说:“节目中,导演从我开始加入悬念。被悬念截断拉扯,让《百家讲坛》不再直白。”颜崇年认为,《清十二帝之谜》的成功,一是因为清宫戏的流行,民众不再满足于戏谑,希望了解历史的真相;第二个原因是“疑”字。《百家讲坛》的导演们在节目安排上设置了层层悬念,一一解决。在后期制作中,他们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音乐,以保持观众的距离。阎崇年还分析说,除了悬念,他还在演讲中加入了历史故事、逻辑综合和理论分析,使整个演讲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给后人留下了一系列的谜团,也给清朝十二位皇帝的一生蒙上了传奇的色彩。近年来,这些传奇的历史谜团激起了影视业和大众对清宫剧的热情。这些历史影视作品的泛滥,让大众对历史事实的认识走入了歧途。为了澄清史实,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百家讲坛》推出大型系列节目《清代十二帝之谜》,清史专家从正史角度揭开清代十二帝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