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个中山公园?
天津中山公园
天津中山公园与孙中山先生有很深的渊源,因为在建国元年(1912),孙中山先生曾在公园发表重要讲话。8月24日,孙中山先生应袁世凯之邀,北上议国,在园内官绅欢迎会上即席演讲。孙中山先生曾两次游览公园并发表演讲。为了纪念他,公园的名字也改变了。
这座建于清末的公园,可以说是袁世凯一手促成的。清末天津爱国实业家积极倡导民族工业,以挽救清朝国力衰弱。为了展示天津的工业发展,他们建造了一个名为“说服工人展览馆”和“说服工会场”的公共花园。袁世凯趁机以会场为例,劝说清廷实施他的“新政”,为自己的仕途前进一步。当时这个园区展示了很多中国的工业产品和工艺演示。
周恩来还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于民国4年(1915)6月6日在天津中山公园发表演讲,号召人民振兴民族经济,誓报国耻,永不做亡国奴。他甚至写了《向朋友募集救国资金》这本书作为宣传。
此外,天津中山公园是现代中国请愿集会的场所。清宣彤二年(1910)和12年,天津出现了著名的资产阶级宪法请愿热潮。当时在北洋法政学堂读书的著名革命家李大钊也以学生身份参与请愿。民国8年(1919),天津各界人士在公园举行支持北京爱国学生五四运动大会,要求废除丧权辱国、拒绝签署《巴黎和约》的第二十一条。
北京中山公园
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占地22多公顷。原为辽金兴国寺,元代更名为万寿兴国寺。明朝开国皇帝朱迪修建北京故宫时。按照“左祖右舍”的制度,改造成了社会祭坛。这里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1914被打造成中央公园。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18更名为中山公园。
从南门入园,走过大厅,穿过弯弯曲曲的彩绘走廊,一座青琉璃瓦顶、郭沫若题写的石牌坊(原名“洁净者广场”、“正义胜利广场”)迎面矗立。向北望去,古柏成林,多为明代所植。其中有7棵高大挺拔、形态各异的古柏,种植于辽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还有一棵槐树和柏树相拥在一起。叫“怀白抱”,至今仍枝繁叶茂,蔚为壮观。从这里,我们向西走到祭坛门的外面。一对英俊的石狮子是北宋时期的遗物,于1918年从河北大明一座古寺遗址中发掘出来,搬来守门。
走进坛门,有一条绿树成荫的大道,果树环绕。公园的主要建筑,社会祭坛,位于中轴线的中心。祭坛呈方形,是一个三层楼高的平台,由汉白玉制成。祭坛上覆盖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五色土:中黄、东绿、南红、西白、北黑,寓意“天下非王土”,象征土、木、火、金、水五行。古人认为五行是万物之本。祭坛中央有一个方形石柱,被称为“社稷主石”,也被称为“江山石”,以显示“山河永固”石柱半埋在土中,但后来被完全掩埋,并于1950被拆除。祭坛四周有四面彩釉墙,东有蓝,南有红,西有白,北有黑,四面有汉白玉星门,显得格外庄严。皇帝把“国”当作国家的象征,认为自己是上天的命令。为了祈求丰收,他每年春秋仲月初五的清晨都要来这里祭祀,遇有出征、作战、调兵、献俘、旱涝等情况,也要来这里祈祷、举行仪式。祭坛北面的“拜殿”,也称为享受殿或祭祀殿,是一座宏伟的木制建筑,宽五间,深三间,黄色琉璃瓦,单檐宫殿屋顶,白色石头基座,无天花板。梁拱外露,画有印章的彩画。1925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停放在此殿。接受各界人士的慰问。1928更名为中山堂。大殿后门两侧各有72支鎏金银铁戟,故称戟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他把戟都拿走了。祭坛外的西南面,有神厨、神库、祭祀亭等附属建筑。
社稷坛以东,环境幽静,名为长青园。园内叠山,搭花棚,建花坛,摆放盆景。在郁郁葱葱的松柏中,杉木和竹子相映成趣,点缀着松柏亭、抛壶亭、莱于今轩等景点;西边的唐花坞是培育各种名贵花木的温室,一年四季五彩缤纷,春意盎然。此外还有迎晖恒、石兰、水榭、思逸轩、春明阁、画室等建筑。
此外,一些古老的建筑被从公园各处移走。唐华坞以西,著名的“兰亭碑阁”和“兰亭八柱”原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于19l7年迁园。亭子是八角形的金字塔形屋顶,有重檐和青瓦。中间的石碑上刻着“兰亭修错曲刘水图”和乾隆皇帝写的关于兰亭的诗。八根石柱上刻有王羲之临摹的兰亭帖,是珍贵的石雕。1915由清朝礼部衙门迁来的西历阁,原建于鸿林寺,是文武百官和外国使节首次进京拜祭皇帝的地方。
公园后面种植了一片柏树林。桐梓河上可以划船,冬天封冻期可以滑冰。隔河与故宫交相辉映,建筑波光粼粼,风景如画。在加拿大温哥华,有一个中山公园。生活在这里的华人、华侨、学生强烈的思乡之情,从山水、林桥、长廊都有所体现。中山公园位于温哥华市区东部,靠近唐人街,毗邻中国文化中心。据说这是苏州园林的再现,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外建造的第一座全景式中国古典园林。该园创建于3月1985,4月24日正式开园,1986。在建筑师王和的带领下,由52名来自中国苏州的专家组成的施工团队,与温哥华建筑师魏雅祖和景观设计师密切合作,用了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公园的建设。中山公园使用的建筑材料大多来自中国,如精美的琉璃瓦、雕刻精美的木制工艺品、各种格子窗、假山、曲径通幽的鹅卵石等。
中山公园有四个部分,应该归入中国古典园林:亭、台、楼、阁。花园的设计反映了中国道教的哲学。崎岖与平坦、明亮与黑暗、大与小、坚硬与柔软。公园里既有长满睡莲的平静湖泊,也有小桥下潺潺的流水。花木中,松、竹、梅尤为突出。他们的前辈赋予了他们忠诚、正直和友善,给了他们一个美丽的启蒙。山石嶙峋崎岖,小石阶凹凸不平。雕有花鸟虫草的长廊笔直整齐,水榭楼阁地面方方正正。更有趣的是,公园虽小,但由于建筑师的巧妙构思,让人在参观时有一种连绵不断的风景感和“另一个前途光明的村庄”。每到夏夜,水榭对面的华凤堂经常有中国民乐音乐会。一曲《春江花月夜》,把人引向遥远的过去,引向大洋彼岸,让人陶醉。
1993年底,孙中山先生铜像隆重地立在公园门口。孙中山先生半身铜像连同青黑色花岗岩基座,高约3米。他神情肃穆,眼神深邃,让人肃然起敬。铜像由我国著名雕塑家曾竹韶教授雕刻,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赠送。铜像揭幕仪式当天,加拿大政府代表、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公园管委会负责人出席仪式并分别致辞:孙中山的名字与中华民族同在;中山先生铜像在温哥华和中国人民在一起;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与世界和平进步共存。
中山公园是中国故乡的缩影,是中国文化的结晶。中山铜像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上海中山公园
上海中山公园原是老上海英国房地产商霍格的私家花园。于1914改建为租界公园。经过近90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以树、草坪、山、水等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城市园林。近日,为适应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中山公园的基础设施和园林景观进行了彻底改造,使公园焕然一新,获得了“上海市四星级公园”的荣誉称号。
说起中山公园,老上海人都知道,它是上海原始景观风格最完整的老公园,以英式园林风格为主,辅以中国传统园林、日式园林、植物观赏园等,形成了不同的景观特色。
中山公园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全园可分为约120个大小不一的景点。这些景点因景而异,各有特色。其中12个景点入选“中山公园十二景”,均为公园内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景观。景观的命名和简介如下:
银门叠翠(公园南门)
公园南门建于1917。2001因地铁2号线建设,改建为开放式广场绿地,总面积1.6万平方米。保留了原有的樟树林,架空弧形大门,大型景观石,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
舒华凝香(牡丹园)
牡丹国建于1956,有牡丹亭(原名中华亭)建于1916。牡丹园以盆景树坛为中心,拥有15个牡丹花坛,“点春舒华”的遗产在历史上颇有记载。
水榭雨(陈家池)
陈家池北面有水榭,水面宽阔,景色新。春暖花开的季节,沿岸的柳絮铺天盖地,蔚为壮观。同时,伴随着春雨的细雨,看着亭子的景色,公园里也是一个看雨的好地方。
绿色朝霞(大草坪)
公园内有六个草坪,其中有一个占地8000平方米的大草坪区,周边景点众多,自然风光丰富。是公园景区的精华。
方璞尹红(玫瑰园)
玫瑰是公园里的特色花。当初分散在园内,为方便游客观赏玫瑰而建玫瑰园,成为老上海著名的玫瑰栽培园。1956年扩建为规则和不规则玫瑰园。2001再次扩建,将花园面积扩大到3300平方米。
双湖环碧(鸳鸯湖)
1958,公园扩建时,人为挖湖造山所致。后来植树造林,修建湖岸,形成了水清景鲜的鸳鸯湖景区。
荷塘清月(荷塘)
1937西山堆起来就形成了一个荷花池,成为公园的主要景观之一。水池呈月牙形,背对西山坡,面向西草坪。绿色设置富有特色,黄杨木塑造的“中山公园”四个大字别具一格。
袁林松秀(山水园)
利用原有的小河堤修筑石堤,按照自然风貌,营造园林小品,包括太湖石、小石桥、花架长廊、山竹亭、山落水、荷塘水湾、石洞等景色,错落有致,精致自然。
傲霜杜牧(悬铃木)
工信部年报显示,悬铃木来自意大利,由园主霍格于1866种植。至今经历了130多年的沧桑。现在是华东地区树冠最大、树干最粗、树体最高的悬铃木。
石亭(大理石亭)中的赵茜
大理石亭是1935搬迁的西方古典园林建筑。于1999被列为“上海近代建筑保护单位”。石亭面向草坪区,背后以柏树为屏障,非常富有欧洲古典园林气息。
虹桥郑雪(大石桥)
东尼山景区地势起伏,湖岸蜿蜒,水波荡漾。1959修建的花岗岩石桥横跨陈家池,隐于樟树林中。介于水雾蒸腾与霾息之间,意境幽深。
旧花园的遗产(后花园门)
后门公园原是英国商人霍格的私人“兆丰园”。1914年花园改建为公园时,园门位于现址。百年来,这里树木葱郁,风格依旧,颇有思想。
佛山中山公园
佛山市中山公园位于市区东北部的汾江畔,是一座集宣传、展览、科普、娱乐、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该园建于1928,是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纪念公园,初始面积仅为0.5公顷。经过不断扩建和改建,公园现占地28.07公顷(其中水面12.5公顷,绿地15.5公顷),形成了水景广阔、绿化丰富的景观。公园分为南门广场、历史文化区、老年活动区、草坪区、湖区、儿童游乐区、动物观赏区、观赏休息区等九个景区。所有的景点都是错落有致,分布均匀。
主要景点有:香樟古韵、红岩瀑布、绿春霞光、牌楼映秀、孔桥崔莹、吴京熊峰、普英长滩、十里鹤峰、朱芳华亭、锦鲤戏水、蠡湖波光粼粼、驼峰遥望、丹明晨曦、椰林落日、碧波洪飞、青云蝉鸣等。景点结合传统造园手法和现代造园手法,因境而古朴自然,令游客兴趣盎然,流连忘返。公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儿童游乐项目,如欢乐广场、高架滑轮、欢乐赛马群、自控飞碟等。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无穷的乐趣。公园内的动物园占地6500平方米,有46个物种,325种珍禽异兽。节假日和周末可以欣赏精彩的动物表演,比如大象跳舞、猴子挑水、鹦鹉读书、狗爬电线杆等等。
武汉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是中国100个著名的历史公园之一。它成立于20世纪初。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已成为集观光、观景、文化、娱乐、餐饮、娱乐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是武汉市中心的一颗翡翠。中山公园占地32.8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6万平方米。绿地率91%,古树名木140株。观察最多的功能分为前区、中区和后区。其园林风光、古朴隽永的人文景观、惊险有趣的游乐项目,一直为游客所称道。
2001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对中山公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工程。经过十个月的奋战,公园旧貌换新颜。雄伟的门楼、棋盘山山色、水中嬉戏的金龙、春色、平原春冰、松月绿苑、湖中秋月、胜利之光、彩虹展、广场上的鸽子哨等园林景点让人流连忘返。武汉受降堂、受降碑、门楼、张公亭等人文景观。让人深思;过山车、峡谷漂流、太空飞肋、豪华碰碰车、勇者转盘、童真、西行宫等大型游乐项目令人回味无穷。武汉中山公园是游客的天堂,是他们心中的一首诗,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