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镇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樟树镇属于钟毅乡。建国初期,1956划归9区,樟树乡,191划归火箭人民公社,1984划归樟树公社。1984改为乡镇。这个地区盛产谷物、棉花和渔业。特产辣椒闻名三湘,远销周边省县。樟树镇位于湘江边。自古以来水路贸易蓬勃发展,又因为地处低山丘陵,自古以来经常被洪水淹没,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近年来,在党的关心和帮助下,樟树镇兴修水利,大部分地区基本消除了水害。
乡内樟树港因十棵古樟树环抱,又近湘江,故名樟树港。三国时吴国的将军程普曾在这里建过渭城。作为湘江东岸,一直是湘阴县南岸水陆交通的重要码头。1950是区镇。南通长沙、衡阳,北至巴陵、汉口,西至益阳、常德,东至汨罗、平江,来往的船只、汽车络绎不绝。
在过去,集镇由马史街铺成,有许多青砖墙和木制建筑,风格独特。数百家商家购物招徕顾客,数千艘船只来回停靠,流动人口众多。一整天,人们熙熙攘攘,肩并肩,非常热闹。近代以来,这里被称为“小南京”。至建国初期,居民5800余人,商业、手工业商店218家,与当时的中心镇城关不相上下。1950是该县管辖的仅有的两个镇之一。之后体制变了,大社和大乡是合作社和乡镇,小乡是区镇。1980年,全乡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有4个居委会。这是位于县第三中学。1984年,镇区面积增长到1.4平方公里,三条街宽3-9米,长750米。建筑面积6.83万平方米。1994后,建镇后实力进一步加强。镇政府、银行、信用社、派出所、税务所、工商所、邮局、电信局、医院、学校、供销社、粮站等十几个机关都在镇中心。油毡厂、皮鞋厂、铁木厂、大米厂、副食品加工厂等众多企业欣欣向荣。还有大型集贸市场,摊贩铺面200多家,商业繁荣,经济发达。社会文化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有有线电视台、舞厅、溜冰场和自来水厂。电灯、电话和自来水都到家了。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00人。2000年全乡生产总值5000万元,各类税收654.38+60万元,进入镇财政收入240万元。近期规划:新建十字街,开发羊雀湖水上公园,建设轮渡码头;建设移民街,陈家龙至闸口主要街道,长1600米,宽24米,配套3套人行横道;发展无窑工业区。力争五到十年,镇区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万人。
樟树镇依山傍水,景色十分迷人。来到南有衡越,北有洞庭碧波,前有阳雀湖,边有湘江,令人心旷神怡,非常多姿多彩,富有传奇色彩。春明日,山川湖光隐隐,渔歌柴唱,此起彼伏;秋高气爽,更显浪漫,水天一色。看长堤柳阴,曲刚鱼肥;群山雄伟,郁郁葱葱;双雁,小白帆;古残天酬,格非大厦。每当夜幕降临,十里长街徐来的微风飘在水面上,一湖灯火。更有城隍的烟火和古寺的钟声,为樟树镇增添了几分神秘,香客和游客络绎不绝。每逢良辰吉日,文人墨客常来此,或瞻仰瞻仰,或引用韵文,以此来反思古人的情爱,加强河山的壮美。
镇上的人民文学收藏。做官前,左自称“湖南农民,在乡刘庄讲学”。民国初年反对袁之石的张祖翰、、姚兰家、陈等新民主党人都诞生在这里。
历史追溯
樟树镇古称隘州,古镇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自尧舜禹时期开始,就有了两个妃子哭皇帝的说法。是姚的两个女儿,和姚把她们俩嫁出去考察舜是否是合格的继承人,于是这两个女人* * *史义夫就成了千古佳话流传下来。据说舜有一次南巡,路过湖南,(舜死在广西的老传说是误传)突然就死了。这两个女人得知她的死讯,不远千里来找她的丈夫。他们今天到了樟树镇湘江边,为丈夫的死而哭泣。之后,两人双双投河自尽。眼泪把竹子染成斑点,于是有了斑竹和费翔竹的说法。
唐朝:隋唐时期,天台宗高僧经常在巴陵县传法僧。天台宗鼎盛时期在湘北,法华古寺建于斯(史载创建于公元626年,唐代李渊武德9年,距今1385年)。如今,樟树镇的Hokkeji香火鼎盛,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求神赐福。但一代高僧“八指头陀”送禅师的故事却在当地人中间代代相传。
明代:樟树镇有一座明代时期建立的城隍庙,城隍菩萨很受当地百姓推崇。
清代:左主入仕前隐居樟树镇,现居湘阴县樟树镇山村。在刘过去,建立了刘庄。这里山峦蜿蜒,田园葱郁,青山之美在东,湘江之灵气在西。现在已经成为樟树的一大景点。
樟树镇特色农产品:大米、水果、茶叶、辣椒。
樟树自古以来就是产茶大镇。发掘出的古窑址甚至比湘阴县出土的古岳州窑遗址还要多,湘阴县的古岳州窑也是陆羽茶经中经常提到的优质茶具产地。
樟树镇的辣椒以香、辣、不腻著称,适合在湘菜菜谱中广泛使用。樟树镇的辣椒只能在镇上种。如果是在镇外栽培或移植,色香味会降低。这两年刚上市的樟树镇特产青牛角椒卖到了120元一斤的天价!!湖南经济电视台为此做了专访!2015本地辣椒卖到最高价每斤260元~
以上资料来自樟树镇唐家岭XF编辑,不完整。请以后酌情补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