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

创伤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以陆信花的短篇小说《伤痕》命名,该小说以文革中的知青生活为主题。

十年文革期间,无数青年知识分子投身农村运动。“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源于下乡。主要描写了在那个可怕的年代,知青、知识分子、被迫害的官员、城乡普通百姓的悲惨遭遇。图为陆信花首次在《文汇报》发表的小说《伤痕》。

在读者中引起早期反响的“伤痕文学”,是四川作家刘在《人民文学》第1977期、第11期发表的《班主任》。当时评论家认为这篇短篇小说的主要价值在于揭露了文革时期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灵魂“扭曲”所造成的“精神内伤”。有的认为“拯救被“四人帮”围困的儿童”的时代呼声,呼应了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拯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儿童的呼声,使小说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感。

编辑本段的由来和发展

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却来自陆信花于8月1978+0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短篇小说《伤痕》。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愈合伤口”的意义上,得到了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认同。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层出不穷,其中知青作品如《神圣的使命》、《高贵的松树》、《灵魂的奋斗》、《奉献与婚姻》、丛的大墙文学如《墙下的红玉兰》、冯骥才早期的“受伤文学”都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以周克勤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陆信花

用“伤痕”一词来概括学界的文学思潮,最早见于留美中国学者徐洁瑜的文章《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研讨会上的讲话》。徐婕妤认为中国大陆的短篇小说在1976+00个月后最活跃,并说,“最受欢迎的内容叫‘伤逝世代’,也就是‘伤痕文学’,因为陆信花有一本小说叫‘伤痕’,很受欢迎。”有人对这个笼统的称呼提出了异议,认为用“暴露的文学”更符合这一阶段的文学本质,但由于这个词已被学界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我们在此引申。

在读者中引起早期反响的“伤痕文学”,是北京作家刘在《人民文学》第1977期、第11期发表的《班主任》。1977 10,人民文学编辑部召开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会上,作者分析了枯燥的创作现状,表达了突破公式化、概念化的强烈愿望。在这样的倡导下,刘的短篇小说《班主任》于165438+10月6月发表在《人民文学》上。小说讲述了中学教师张君石如何竭尽全力拯救一个被“四人帮”毒害的没有文化的中学生的故事。作者用‘救救孩子’的呐喊震撼了被文革麻木的人们的心,拉开了人们回顾苦难的序幕。这是新时期文学第一次揭露文革时期推行的蒙昧主义和愚民政策是如何伤害新灵魂这个少年的。这在创作前期一直被作者视为畏途。以此为指引,一些同题材的作品陆续出现。当时评论家认为这篇短篇小说的主要价值在于揭露了文革时期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灵魂“扭曲”所造成的“精神内伤”。有的认为“拯救被“四人帮”围困的儿童”的时代呼声,呼应了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拯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儿童的呼声,使小说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感。青年刘(中)

《班主任》拉开了历史伤疤回顾的序幕,让作家刘一举成名。然而,在今天,小说中最重要的角色不是主角张君石,而是班长谢会民,一个作者无意中塑造的精神受害者。这个在“四人帮”左倾教育下被视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其精神伤痕比流氓宋宝琦更令人触目惊心。虽然作者当时并没有把她作为帮助和教育的重点,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一形象的出现才显示了作家真诚面对现实、反映现实的创作态度。至于对文革苦难的揭露,真正成为一种潮流,以1978年8月陆信花的短篇小说《伤痕》在《文汇报》上的发表为标志。在“反映人们心灵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愈合伤口”的意义上,得到了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认同。这部小说以悲剧的艺术力量震惊了文坛。作品中对人性和人道主义的描写,突破了长期以来对文艺的条条框框,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讨论最后的肯定结论,使这部作品成为中国文坛第一个从政治上彻底否定文革的声音。人们这才真正明白,自己真的经历了一场人祸,过去所忍受的一切都应该而且能够被推翻和唾弃,于是压抑已久的怨恨立刻涌出。当这种怨恨以大量的文学形式表现出来时,就形成了新时期的第一股文学思潮:‘伤痕文学’。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层出不穷,其中知青作品如《神圣的使命》、《高贵的松树》、《灵魂的奋斗》、《奉献与婚姻》、丛的大墙文学如《墙下的红玉兰》、冯骥才早期的“受伤文学”都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以周克勤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伤痕文学后期成熟的作品,如《竹林人生路》、《叶欣蹉跎的岁月》、《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和冯骥才的作品,普遍表现出对人性的关注,其深刻的探索和论述引发了1980年代初期关于人性、人情和人道主义问题以及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最大讨论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第一股全新的文学思潮。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历史起点是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封建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打着毛泽东的旗号公开迫害中国当代人民。这种对灵魂的摧残,特别容易造成痛苦的精神创伤。但只有挣脱精神枷锁,真正解放思想,人们才能意识到这个“伤疤”有多重、多深。这是伤痕文学爆发的历史根源。新时代伊始,中国人民获得了政治解放。但由于两个“凡是”没有被推翻,“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仍然大行其道,文艺理论和创作仍然受到严重束缚,造成了“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怪现象。随着“真理标准”的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当代中国真正出现了转机,文学走上了康庄大道。这种社会状况是伤痕文学产生的背景。新时期文学首先要面对文革,于是伤痕文学自然而然地把文革这一历史时期作为重要内容。当时的文学作品,或以悲欢离合的故事,或以血淋淋的场面,强烈控诉十年动乱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精神创伤,强烈谴责猖獗一时的极左路线。这是伤痕文学的核心思想内涵。

‘伤痕文学’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大多是以真实、朴素甚至粗糙的形式揭示文革造成的伤痕,从而宣泄人们心中十年来积累的巨大痛苦和仇恨,这恰好契合了文学最原始的功能:‘发泄’。上述两部作品对于“伤痕文学”来说,在题材上只是开创性的,但在艺术上都很稚嫩,相比之下,其他几部被视为“伤痕文学”代表作品的作品,虽然没有开拓性的价值,但在艺术上显然更为成熟,如张洁的《林中的孩子》、宗璞的《弦上的梦》、陈的《小城将军》、丛的《大墙下的玉兰》、郑毅的《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