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位于哪个省市。

位于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

鹤庆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西横断山脉南端,云岭山脉以东,大理白族自治州北端,陆地跨度100 01′—100 29′,北纬25° 57′—26° 42′。金沙江和永胜县东分天津,南分宾川县,西分剑川县和洱源县,北分丽江市。陆地面积239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半山区和峡谷占89.7%。县城云河镇位于鹤庆大坝中西部,距省会昆明476公里,距州府大理136公里,距丽江39公里,距丽江机场12公里(丽江机场在鹤庆县境内)。

全县辖新屯镇、草海镇、运河镇、松桂镇、伊稀镇、黄坪镇、金墩乡、六合彝族乡、梅朵乡等9个乡镇。汉族、白族、彝族、傈僳族、苗族、回族等民族杂居。2007年全县总人口271,309人,其中白族1人,占总人口的58.27%。

历史的发展

鹤庆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汉代以前属于昆明、越西部落,是“西南夷”的一部分。西汉至初唐,属宜州、永昌、云贵、东河阳等县的俞晔郡。南诏时期建县,称牟通县。大理国时期称牟同府,1253年(南宋宝元年、蒙古宪宗三年),忽必烈攻大理后设河州。1271年(元至元八年),修建合庆路,县名开始。明朝洪武年间,设立鹤庆军民府。1770(清乾隆三十五年),撤府为州。1913(民国2年),州改为县。1,1949年7月鹤庆解放后,属丽江地区,1956年6月改为大理白族自治州。

鹤庆是一个农业县。元明时期,该县实行垦荒制度,对耕地进行清理整顿,引进内地先进的耕作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明朝遗留下来的田亩制度被废除,使一部分农奴在交出一定的土地价款后,获得了私有的地权,成为自耕农。1692(康熙三十一年),然后废除垦荒制度,垦荒变为私有土地,从而使地主经济得到发展。1889年(光绪十五年)全国耕地调查到158399.36亩。1938年(民国27年),全县耕地279948亩,比清朝增加12万亩。历代在开发整治农田的同时,还修建了一些水利工程。据65438至0949统计,全县共有小坝塘30余座,总库容24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但是,在封建剥削制度的束缚下,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一些山区还处于以刀耕火种为特征的原始农业形态。

明清时期,鹤庆曾是商贾云集、街巷繁华的地方。一年一度的七月松桂骡马市集,从明朝沿袭至今,曾与大理的三月街齐名。到了清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兴胜和”、“富春亨”为代表的大商帮迅速崛起,到清末成为滇西大商帮,业务遍及中国各大城市、香港、印度和东南亚各国。但民国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掠夺和控制,大部分商号频繁倒闭,抗日战争后期有所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营和集体商业占主导地位,1978后,个体商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行政区划

2000年,鹤庆县辖4镇5乡1个民族乡:云和镇、新屯镇、松桂镇、黄坪镇、城郊乡、金墩乡、梅朵乡、北衙乡、六合彝族乡、中江乡。

2001 2月1:鹤庆县城郊乡一休、新生驿、菜园三个村民委员会调整为运河镇管辖。

2001年,全县辖6镇3乡1民族乡:云和镇、新屯镇、草海镇、松桂镇、伊稀镇、黄坪镇、金墩乡、梅朵乡、中江乡、六合彝族乡。

2005年,鹤庆县撤销中江乡。

2006年以来,全县共有6镇2乡1个民族乡:新屯镇、草海镇、运河镇、金墩乡、松圭镇、伊稀镇、黄坪镇、六合彝族乡、梅朵乡。县人民政府驻运河镇。全县有112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居委会,1个办事处。

地理气候

县内山峦起伏,连绵不断,形成山地、丘陵、小盆地、河谷等多种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两端有两个狭长的小盆地:南端的黄平坝属于低热河谷区,海拔1300米至1700米;北端的鹤庆坝属于温暖地区,海拔2000 ~ 2300米。马耳山脉屹立在县城西南,主峰海拔3925米,山色苍茫,连绵起伏;鹤庆坝东部横跨石宝山脉,主峰海拔3628米;县城南部有鸡足山延伸出的四脚山和云华山。全县最低海拔点位于金沙江边的梅朵乡罗村,海拔1162米,与马儿山主峰高差2763米。县内水系主要有金沙江、杨公、罗楼河和合川河。金沙江流经县城的那段位于县城的东部边缘,大部分是鹤庆县和永胜县共同的县界。自北向南从漓江进入鹤庆,经大箐、金河、江东、中江、河米、青北、梅朵、罗先等村,自东南进入永胜县。金沙江河道深,水位落差大,水电资源丰富。杨公河由北向南流经县城,转向东南流入金沙江,是金沙江的主要水源之一。县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形成了数百个泉池(又名龙潭),使鹤庆自古被称为“泉池之乡”。鹤庆坝西山脚下有许多龙潭潭,构成了源源不断的水源,形成了以木屯村草海为中心的水域广阔的天然草海湿地,使鹤庆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鹤庆县属于南亚热带与寒温带的过渡气候区,属高原季风气候,冬干夏湿。具有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干燥、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的特点。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貌的悬殊,形成了“一山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年平均降雨量959.5毫米,年平均气温13.5℃,年平均日照2293.6小时,年无霜期约210天。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冷害、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较为频繁。

资源状况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2395平方公里,土壤类型有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红壤、旱红壤、水稻土、冲积土等六种。2006年底,耕地总面积为16360公顷,其中水田10020公顷,旱地6340公顷,农作物种植面积29473.33公顷。

矿产资源

鹤庆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锰、锡、铅、煤、锌、铝矾土、瓷土、白云石、云母、水晶等十余种,其中锰、煤、金、铅、膨润土储量丰富,金、铅、锰、铁、膨润土的开发成就了鹤庆。工矿企业有县锰矿、北衙金矿、马场煤矿、猴子坡锰矿、草海镇煤矿、新屯氧化锌粉厂等。锰矿生产的放电锰粉销往全国24个省市的电池厂,高碳锰铁被省经贸委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

生物资源

据资源调查,我国共有野生动物53种,其中珍稀动物17种,植物514种,其中珍稀植物16种。在各类农作物中,白芸豆、松茸、牛肝菌、香蕈、蓖麻豆、桉叶油、木瓜、鸡枞等品质优良,享誉省内外,是重要的外贸产品。中草药资源丰富,有92科237种。药材中,以马场的当归最为著名。因其个头大,肉脂肪和挥发油含量高,具有补血强身的神奇功效。30年代畅销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各种观赏花卉齐全,名品荟萃。仅兰花品种就有80多个,其中莲花瓣以数量多、质量高而闻名。有一定数量的极品兰花,如素馨兰、大雪素、烧兰、豆瓣菜、各种颜色的荷花花瓣、芦苇、飞机草等。

旅游资源

鹤庆旅游资源丰富。“天华洞”、“石宝天光”、“龙华十八庙”堪称滇西、北美的领地(龙华十八庙在文革中遭到毁灭性破坏)。坝区土地平坦辽阔,大小龙潭星罗棋布,有“龙潭之乡”、“鱼米之乡”的美誉。树木、洞穴、寺庙点缀在山川之间相映成趣。

鹤庆县新华民族旅游村独具魅力,让人感受到返朴归真的乐趣。鹤庆的著名名胜古迹有罗峰公园、天花洞、龙华十八庙、新华民族村、大龙潭旅游度假区、云和楼、文庙等。到2007年,已完成旅游开发总体规划设计,重点发展“一城一村”(县城、民族旅游村)、“两园”(罗峰公园、西龙潭公园)、“三区”(罗峰公园至大龙潭景区、龙华十八寺至石宝山景区、小石林至天花洞景区)和“四景区”(大龙潭、龙华十八寺、西龙潭景区)。

鹤庆地处“昆明-大理-丽江”的黄金旅游线上,是国内外游客驻足游玩的最佳去处。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县情出发,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开发,全面加强行业管理,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促进鹤庆县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2006年,鹤庆县接待游客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旅游总收入达到81万元,比上年增长13%。

2020年6月,鹤庆县被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县(长征区(红二方面军))。

鹤庆县于20119年10月0日被命名为全国“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

鹤庆县于07年2月216日被列入2016年度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