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的历史
唢呐在金元时期传入中国。
唢呐:俗称“小号”。民间乐器在中国各地广为流传。发音响亮清晰。过去多用于民间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民间曲艺戏曲伴奏。经过不断的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成为一种独特的独奏乐器,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歌剧、歌舞伴奏。
最初的唢呐是一种流传于波斯和阿拉伯的乐器。甚至唢呐这个名字也是古波斯Surnā的音译。唢呐在3世纪出现在中国,演奏唢呐的形象见于新疆拜城基齐尔石窟第38窟的艺妓音乐壁画中。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期,就传到了中国的中原地区。
到了明代,古籍中有关于唢呐的记载:
明代郑德时期(1506 ~ 1521),唢呐在中国广泛使用。明朝武将戚继光(1527 ~ 1587)在军乐中使用唢呐。他在《吉孝舒心五碑志》中说:“谁吹喇叭,谁就是在吹唢呐。”
明代王琦编著的《三故事画会》(1607)中有更详细的记载:唢呐,用七孔的小号制成;两端是铜做的,管子是木头做的。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起源的,但是在部队也是一种享受。如今,人们更多地使用它。"
明代王磐的《帝号颂》是描写唢呐最好的文章:“号,调小腔大。公务船乱七八糟的,涨价就看你的了。军队忧军队,人民怕军队。哪里可以区分官员和节假日?看到这个,我把这个房子吹倒了,把那个弄伤了。我只是把水吹走了。”
明代后期,唢呐在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于伴奏唱腔和演奏切牌。在以传统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乐器。
清代,唢呐被称为“苏尔奈”,被编入宫廷的《归部曲》。如今,唢呐已成为中国各族人民广泛使用的乐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