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
1)公元前1165438前:先秦时期有一万多人从中原移民到敦煌,但经过连年战乱,农业水利方面只有少量发展。秦汉时期,羌、史、大夏等民族相继迁居于此。到公元前176年,匈奴占领了整个河西。匈奴“以水草迁徙,无城垛而居农业”,“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草,尝试养殖牲畜”,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游牧生产活动突飞猛进。这一时期泉水资源主要用于人畜饮用,利用量很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公元前111 ~公元1911:汉武帝丁原六年(公元前165438+公元前011),将军赵充国奉命西进,驱逐鞑靼人。东汉时期,河西水利比较发达。据汉代《匈奴传》记载,当时河西有专门治水的农田吏和渠卒。这一时期,中原地区“打井抽水”的先进技术也随着移民传入该地区。敦煌、居延竹筒上均有挖井灌溉的记载,如“无井者积谷”、“冰亭十石”、“待长渠井”、“待某州死某官”。这些井大部分都是河警挖的,有专人看管。武威汉墓出土了许多陶瓷井和水桶的模型,有方形的,也有圆形的,进一步证明打井技术至少在汉代移民时期就已经传入河西。提水工具主要是吊杆和滚轮。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水井的使用已经有了记载。从当时的情况分析,这些井大部分用作生活供水和周边菜地的灌溉,也有一部分用于干旱时灌溉农田。
唐代、西夏和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农业生产几次大发展,干流人口达2万人,灌溉面积65438+万亩。这一时期的开采井均为人工挖掘的浅井,井深一般小于10m,多在1 ~ 5m之间,直径50 ~ 100 cm,井壁衬石与否。而水井数量、地下水开采量和泉水利用量主要随移民数量和泉水灌溉的亩数而变化。战争爆发,大量人口外迁,农业生产大受破坏,渠系报废,耕地荒芜,地下水开采和泉水利用大减;战争结束,人口回迁,新一轮的土地开发热潮展开,地下水资源开采量和泉水引用量相应增加。纵观这一时期地下水的开发,一般表现为从古至今,随着时间的迁移,开发利用量交替增加。
3)1911 ~ 1949:农业生产和水利工程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连年战乱干旱,发展仍十分缓慢。在此期间,在子乔、布隆吉和三道沟修建了11池塘,以拦截泉水资源。引水渠道用木柴护堤,种柳树加固堤岸,所以水利用率很低,只有0.2左右。到1949,疏勒河流域灌溉面积43.5万亩,其中Sangreat流域37.7万亩。这一时期水利工程十分简陋,水的利用率很低,供水得不到保障,农业产量低且不稳定。
4)1949后: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人口激增,耕地不断扩大,地下水开采量逐年猛增。1980年,区内地下水开采量4540万m3,开采井数1718,纯井灌溉面积2.6万亩,混灌面积6万亩。1999年地下水开采量1015000 m3,井数1658,纯井灌区551000亩,混灌区61400亩。到2004年,地下水开采量高达654.38+0.687亿m3,井数3382口,纯井灌溉面积4.7万亩,河水与地下水混灌面积达到654.38+0.4345万亩(表8-654.38+0)。2004年,地下水开采量比1980增加了3.7倍,比1999增加了0.66倍。此外,由于渠道衬砌的高标准和节水措施的实施,地下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从表8-1可以看出,地下水开采量在逐年增加,而引用的泉水资源量在逐年减少。这是由于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使泉水资源大幅衰减,泉脑下移,导致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泉灌区逐渐被井灌区取代。
表8-1区不同时期地下水开采量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