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观星台的历史沿革
唐代开元时期的天文大地测量。开元九年(公元721),僧人一行奉命拟定《大李岩》。要制定大衍历,首先要进行天文大地测量。据《新唐书·田》记载,“他一行写《大》者,谓太师量天下之棺,求其土,以为定数。”在土壤中是在地面中,这表明这种测量从一开始就与地面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开元年间的这次调查由南宫具体承担,从721开始,到725年结束。为了开展这次调查,科考队员们从北纬17.4°的林逸(越南中部顺化附近)到北纬40°的余周(陕西北部灵丘附近),共设置了阳城等9个观测站。沿着这条长达7973英里(3500多公里)的子午线,传统的八英尺米被用来测量第二至日在冬季和夏季的影子长度,同时测量北极的高度。在具体勘察开始之前,为了突出羊城的地位,纪念当地中学的传统理论,南宫说周公观景台是圣旨在羊城建立的。具体的过程已经在前面的章节中讨论过了。南宫说,这次测量是世界上第一次测量1的子午线长度,测量结果对大衍历的制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李约瑟博士评论说,“这是世界上中世纪早期进行的最值得注意的有组织的实地调查。”[[17]]阳城是本次调查中的一个重要观测点,而在阳城修建的周公观测点是古陆观的实物见证,也是南宫等一批人组织的唐代天文大地测量历史事件的标志性丰碑。调查结束后,在编制《大衍历》时,有一批人将羊城摄影测量得到的数据与其他测点的数据进行了多次对比,凸显了羊城摄影测量的重要性。
唐朝以后,我国古人也进行了许多系统的星体观测。仅在北宋的一百多年间,就进行了五次系统的恒星观测,都把周公天文台作为重要的观测点。尤其是元初的历法改革,为了给制作历法提供准确的天文数据,郭守敬领导了一场大规模的“四海考”。观测范围从北纬15的南海开始,每隔10设置一个点,直到北纬65的地方,建立了27个观测站和观测站,涉及范围广,规模大。天文台就是为这次观测而建的,是这次活动的中心观测站。根据当时留下的记录,27个观测点中,只有大都(今北京)和羊城(今登封成功,即登封观星台所在地)用于摄影测量,只有羊城修建了高台用于摄影测量,只剩下登封观星台。郭守敬组织这次调查时,登封在当时既不是政治中心,也不是经济中心,更不是文化中心。在这种情况下,郭守敬选择在登封搭建测影平台,自然是因为登封是传统认为的土地中的位置,在这里得到的结果更具权威性和可比性。郭守敬建立的登封观星台留存至今,不愧为元初郭守敬组织天文大地测量的实物见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观星台及相关文物进行了加固和维护。1961年,国务院规定登封观星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