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在哪里?

隶属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

路冲村

路冲笔架山

抚仙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路冲风景区

2019 12、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准撤销澄江县,设立县级澄江市,原澄江县行政区域为澄江市行政区域,澄江市人民政府驻陆锋街凤翔路北26号。澄江市直属于云南省管辖,由玉溪市代管。

澄江市素有“鱼米之乡”、“云烟之乡”的美誉。改革开放后,澄江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珍稀动物化石、优质的磷制品和突出的经济建设脱颖而出。境内有抚仙湖和阳宗海两个高原湖泊。抚仙湖是中国第二深的内陆淡水湖,是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旅游度假区。毛天山展示着世界闻名的5.3亿年前的“稀世珍宝”——澄江动物化石群。从滇中最高峰梁王山到抚仙湖湖底,共有2953个生物物种,形成了多样的生物种群。磷矿资源探明储量6.5亿吨,矿区面积48平方公里,品位高,易开采。——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东南亚。它有一种独特的戏剧,傩戏(关索戏),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

澄江市位于云南省中部,昆明市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4° 29 ' ~ 24° 55 ',东经102° 47 ' ~ 103° 04 '。东隔南盘江与宜良、石林两县相望,西接晋宁、呈贡两县,南临抚仙湖,南接江川、华宁两县,北靠阳宗海与宜良毗邻。南北长47.6公里,东西宽26公里,总面积773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54.38+60万(2004年)。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陆锋镇,海拔1750.5米,距省会昆明东站52公里,距玉溪市87公里。

邮政编码:652500。代码:530422。区号:0877。拼音:澄江。

历史的发展

历史上澄江由郡、道、州、县统治。战国时属云南之地,汉晋称豫园郡,南诏称合阳郡,大理国称珞珈部。公元1256年,元朝改珞珈部为万元户(府),后升为澄江道(澄江在此成名)。公元1382年,明朝改澄江路为澄江府,辖新兴(今红塔区)、路南(今石林县)、合阳(今澄江县)、江川、杨总四县。民国二年(公元1913),澄江府废弃,改称合阳郡。后因与河南省合阳县同名,改称澄江县。

地理调查

山区占73.4%,坝区占8%,水域占18.6%,形成“七山两水一平坝”的地理格局。澄江属于滇中高原丘陵区。境内大部分山脉呈南北走向,王良山(洛藏山)自西向东贯穿中部,形成澄江和杨总两座大坝。东、西、中部为中山山地平原,东部南盘江深峡谷为暖谷区;南北向倾斜的凹部就是大坝。

澄江地图和湖泊,包括南部的澄江坝和抚仙湖,北部的阳宗坝和阳宗海,整体呈“H”字形。最高海拔为梁王山主峰2820米,最低海拔为南盘江与海口河交汇处1328米。主要河流有王良河、东大河、西大河、牛石河、戴村河、虎山河、杨总河、七星河、海口河、岐江河、席晖河,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和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中国王良最高海拔2820米,南盘江与海口河交汇处最低海拔1327米。它属于中亚热带高原的季风气候。由于海拔不同,境内立体气候明显,日照充足,冬暖夏凉,积温较多,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8℃(11.9 ~ 17.5℃),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960毫米,全县辖6个镇,1个景区管委会人口以汉族为主,回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杂居。境内水力资源和磷矿资源丰富。河流较短,以湖泊为主,南有抚仙湖,北有阳宗海,东有南盘江,过境流量25.4公里。

抚仙湖是全国第二深的内陆淡水湖,容量189.3亿立方米,蓄水量居全国第三,占全省总蓄水量的65.7%。湖水清澈见底,透明度7.8米。水质符合国家二类饮用水标准,平均水温17.3℃。湖中生活着24种本地物种,如抗喘鱼和金线鱼。水资源总量为每年2.79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水量36.89万立方米,每亩耕地水量654.38+0.569立方米,年供水量5557万立方米,两湖一河流量2654.38+0.722亿立方米,水资源量965.438+0.2万千瓦。磷矿资源已探明6.5亿吨,矿区面积48平方公里,品位高,易开采。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澄江县党委、政府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在实践中解放思想,积极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走出了一条“磷电结合,立足基础产业,促进县乡产业发展”的经济振兴之路。通过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农业、磷化工、电力、建材、旅游等几大支柱产业基本形成,显示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对台经营广泛开展,成为全国初级电气化县、水利先进县、农村能源建设综合县、省级旅游度假示范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农业是澄江经济建设的主要支柱产业。由于长期持续加大投入,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水利化程度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旱涝保收,进入全国水利先进县行列。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澄江县依托科技进步,建立了四级科技服务网络,全县实现了良种化、规范化种植,有效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在保证人均350公斤粮食的前提下,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粮食与经济之比达到37.3: 62.7。2003年蔬菜产值1.52亿元,粮食产值2732.3亿元,畜牧业产值8631.7万元,实现花卉产值。种植业的稳步发展,促进了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林业坚持以增加资源、节约资源、增加效益为目标,建设比较完整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在荒山、抚仙湖、杨总海、绵山等地大量植树造林,取得了17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森林覆盖率达到34.84%。

产业是富民强县的基础。澄江县根据本县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的精神,选择了磷和电作为起步产业。

澄江莲藕粉心,依托高校和科研单位,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引进项目、技术、资金和人才,大力发展县乡产业,走出了一条“以磷养电、以电促磷、磷电结合打造基础产业”的特色发展之路。经过十几年的重点发展,已经形成了磷化工、电力、冶金、建材等几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2003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54.38+0.26亿元,年均增长654.38+0.25%,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44%,基本实现了初步工业化。磷化产业是澄江县的支柱产业。拥有丰富磷矿资源的澄江磷化工公司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引进技术和人才,努力创业。从一个小企业,成为全县产业发展的龙头。目前磷化工生产规模已发展到年产-2.8万吨、工业磷酸48万吨、五钠654.38+0.5万吨、饲料级磷酸氢钙654.38+0.0万吨、肥料级磷酸氢钙3.5万吨、湿法磷酸3万吨、磷酸一铵3万吨、食品级磷酸2万吨-80%的磷酸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泰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省等。,规模已成为全国县级第一,进入全国500家最佳化工行业和云南省100家最佳经济企业行列。与之相配套,澄江县充分利用南盘江和抚仙湖的水电资源,积极开水电。目前有海口、观音寺、朱家桥三座电站,黄栗山、汇口、红石岩三座台资电站,罗比中日合作电站七座水电站,在建綦江、秋曲、田坝三座电站,总装机容量1.36万千瓦,发电量5亿千瓦时,售电量4亿千瓦时。电力的发展为该县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改革开放的环境和良好的区位优势为澄江的建材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澄江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条件。“九五”以来,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设施不断完善。公路建设累计投资6.8亿元,完成了成川路和马成路的改造。城阳路建设全面启动,完成县际干线公路改造和62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全县公路里程达到977.3公里。

澄江县充分利用高原明珠抚仙湖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这一巨大的旅游资源优势,认真研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有效措施,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加强横向联系,积极引进项目和资金,加快旅游业的开发建设。截至2003年,全县共吸收投资6.6亿元,发展旅游经营户54家,其中外来投资1家,省级投资10家,市级投资9家,县级投资7家,县级投资15家,乡镇投资9家,个人投资3家。目前已申报评定星级酒店6家,其中二星级酒店5家,一星级酒店1家,形成了集旅游观光、科学考察、休闲娱乐、会议度假接待为一体的中高档旅游服务设施,拥有各类游船49艘,总座位1.906个,接待床位1.01.665438个。2003年接待中外游客1146200人次,旅游直接收入4936.07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3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2%。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抚仙湖旅游资源,省政府将抚仙湖旅游度假区列为省级建设示范区,澄江县对抚仙湖北岸进行了搬迁,使北岸形成了万米沙滩。路冲老渔村搬迁改造,抗浪鱼人工种群繁育成功。笔架山脚下周边渔业景观得到恢复,旅游商品开发得到加强,发挥了旅游产业的联动效应。

根据澄江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重点是:从实际出发,解决水、电、路、通讯等制约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

澄江小城镇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以磷、电为主导,加快工业发展;山水结合,发展特色旅游;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抚仙湖和阳宗海保护为出发点和归宿,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走出一条具有澄江特色的发展道路。

经过多年的发展,澄江县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改善了交通、通讯、城建、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实现了出口道路高等级化,基本实现了县乡道路油路化,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数字通讯设施可以随时与世界各地交流,教育的发展造就了高素质的劳动力。未来,我们将按照“高标准、国际化、大配套”的长远规划,把澄江建设成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富有时代气息的滇中游客聚集地和“省内一流、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原观光旅游胜地。

村镇简介

陆锋镇位于澄江县坝子北部,位于县城内,距省会昆明52公里,是县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8.8平方公里,海拔1755米。镇政府位于凤翔南路7号,辖4个社区居委会(永辉、程波、蓝秀、益丰社区居委会)、35个居民小组和非大田、二台坡两个山地合作社。2002年末,全镇人口为21,232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41.3人,少数民族933人,非农业人口1人,农业人口6301人。

杨总镇位于澄江县北端,滇中最高峰梁王山北麓,玉溪市最北端。镇党委、政府驻杨总村委会,距省会昆明60公里,距县城34公里。是县城最远的镇,也是玉溪市离昆明最近的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2 53′43″~北纬103 01′45″~北纬24° 45′27″;它的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是杨总海。全镇南北最大纵向距离18.3km,东西最大横向距离13.5km,全镇总面积143.46km2,其中山区占83.45%,坝区占8.5%,湖泊占8.05%。最高海拔2820m,最低海拔1770m,平均海拔1780m。全镇辖杨总、李涛、新街、北斗、敬莲寺、饮马池、脚步等7个村委会、43个自然村、4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410。

海口镇位于澄江县东南部,距县城23公里,东邻宜良县,南接华宁县,西临抚仙湖,北与右所、九村镇接壤。因抚仙湖水经海口河流入南盘江,故名“海口”。全镇最低海拔1328米,最高海拔2100米。该镇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面积102.7平方公里。镇下辖四个村委会,总人口10754,有汉族、彝族、苗族三个民族。苗族和彝族占全镇总人口的22.8%。

龙街镇位于澄江坝子西部,美丽的抚仙湖畔,东邻右所、陆锋镇,西接呈贡、晋宁县,北接杨总镇,南接江川县。镇政府设在距县城3公里的龙街村。面积175.3平方公里,是澄江县最大的镇。全镇辖13个村委会,109个自然村,119个村民小组。2002年底,全镇总人口为50156人。

右所镇位于澄江坝子东部,北邻杨总,西接龙街、陆锋镇,东临旧村、海口,南临抚仙湖。面积80平方公里,辖小溪、季华、右所、旧城、一九、布依、小湾7个村委会,71个村民小组,人口34407人。

九村镇位于澄江县东北部,距县城7.8公里。镇党委、政府进驻九龙街道。东北隔南盘江与宜良县相望,南接海口,西北与右所、龙街、杨总接壤,总面积109.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260米,最低海拔1530米。全镇辖九村、龙潭、东山、綦江4个村委会,665个,438+0个自然村,62个村民小组。2002年底,共有2768户,总人口10769人,其中少数民族57人,占总人口的0.53%。该镇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8.5人。

2020年6月165438+10月10日,中央文明办公布了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城市名单,澄江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澄江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县)。

2065438+2009年3月,水利部公布了首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澄江市榜上有名。

2065 438+07 21 2月,澄江市被列入2016年度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

3月15,2010,澄江荣获全国法制县城和城区创建活动第三批先进单位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