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长城

南京明城墙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中华门城堡。南京没有明长城,只有明城墙,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城墙,长约23公里。它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在明朝第一个皇帝朱元璋的命令下建造的,主要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

虽然现在Xi安还有城墙,但它们是在明朝建造的。那时候Xi安已经不是国家首都了,只是一个省级城市的城墙,全北京的城墙都拆了。所以南京城墙是古都城防唯一的孤品,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南京明城墙是朱元璋(1328-1398)都城南京的产物和象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建在江南统一全国的都城城墙。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元末至郑铮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完成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6年),历时21年。从里到外,由宫城、皇城、北京、外郭四堵墙组成。其中,南京都城城墙不沿袭古代都城方形或长方形的旧制,设计理念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宏伟。它蜿蜒于钟灵美丽的南靖山川之间,全长33.676公里,比首都北京的古城墙还长0.776公里。南京古城墙外墙周长60公里。

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宫城、皇城、外郭的城墙已被彻底摧毁,但北京高大的城墙,除了城门等木质建筑已不复存在,城墙依然屹立。所以现在通常所说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都是指都城城墙。

南京城墙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和城墙建造技术的杰作。无论其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建筑设计、规模和功能,国内外的城墙都无法与之相比。是中国继秦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

早在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就企图进一步吞并楚国。他看中了位于今南京中华门内的长干里,召集谋士范蠡监造,并将其命名为“越城”或“范蠡”城。当时的“岳城”很小,只有1km,绕城80步,面积只有6万平方米,称为“岳台”。公元前333年,楚威王被灭,在南京的梁青山(又称石头山)建城,称为“金陵城”,这也是南京的由来,又称“金陵”、“石头城”。公元前211年,孙权在金陵城旧址建“石城”,是今天南京的重要历史遗迹。这在当时是一个军事要塞。那里被山川包围,地形十分险要。

当然,南京十朝建都史上最辉煌的一页,还是明太祖朱元璋于元末至二十六年攻陷南京后修建的明城墙。东连石头镇,南接秦淮区,北连玄武湖,囊括了历代所有都城。为了建这个都城,朱元璋动用了各类人口一百多万,建城范围覆盖长江中下游几个省的广大地区,具有很强的民族亲和力和地域代表性。

经过近几年的抢救性修缮,南京明城墙的完整总长已达23.743公里。南京市委市政府还不惜重金建设了以古城墙为背景、以护城河为支撑的月牙湖公园,可以传递历史信息的水西门遗址广场,以瓮城、城墙为主题的新建筑群汉中门市民休闲广场。

南京城墙的高度一般在14m到21m之间,城基宽度约为14m,顶部宽度在4m到9m之间。大部分城墙都是以花岗岩或石灰岩条为基底,然后用大砖砌成内外墙和顶部。内外墙之间经常用碎砖、碎石、黄土夯实。在城墙顶上和内外墙砖缝里,浇注一种“夹浆”。这种浆是用石灰、糯米汁(或高粱汁)或桐油制成的。固化后附着力强,使城墙经久耐用。

南京城墙的墙顶用砖铺砌成“垛口”(指墙顶外侧锯齿状的矮墙),并有一个石头排水槽,用来排雨水。城的地基上还有每隔一定距离的排水孔,将城墙内的积水排出城外。所以南京城的地基工程和防护工程都比较扎实,所以能屹立600多年。现存城墙21.35km,仍是中国最大的砖城,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现存明城墙为应天府城,即都城,13门,2水门。城墙上还有13616婴儿床,200个铺位用于军事防御。市中心还有钟楼和鼓楼。

这13门都建有高耸的城楼,聚宝门最为雄伟。聚宝、三山、同济三个城门各有四道城墙,每两道之间的空间称为“瓮城”,可用于战时防御。聚宝门是这些大门中最坚固的。塔的下部基本完好,有专门的设施叫“藏军洞”。其实“藏军洞”是一个内端封闭的砖门,战时可以供士兵休息和存放军用物资。聚宝门最南边的城墙上有两层***13“藏军洞”,左右两侧城墙下部有七层,共计27层。据说每个洞穴可以容纳100多名士兵,* * *可以藏3000多名士兵。这种设施在中国古代其他大城市极为罕见。

每个城门都有内外两道门,外面是从城顶降下的“千斤闸”,有坚固的防御作用;里面有两扇木头和铁做的门。平时,行人、汽车、马匹都从城门的洞里穿过。

南京明城墙的防排水系统科学适用,其功能包括城墙和城区的自防排水。墙体填充层上部封顶,用桐油、石灰、黄工混合砂浆捣实,厚度约1-2米。5-10层以上城砖,上面及沿墙两边抹砂浆,直至墙根。墙体顶面设有石材排水明沟,排水明沟内约50米处设有石材出水槽,将墙体内的水排出。城市地区的防排水系统主要利用设置在城墙底部的水闸和涵洞。

东水关和西水关建在秦淮河的出入口,有三道城门,前后两道木门,中间还有一道铁门,防止敌人潜入城内。东水关内部还有33个瓮洞,分三层(上面两层是藏兵洞),下面一层(中间的洞可以放船)充水。此外,还有许多涵闸,如金川河闸、玄武湖的同心坝(即吴淼门)、千湖的半山源门、琵琶湖的琵琶门等。这些涵洞都装有铜、铁管和铜闸门,只能进水不能入人。它们设计巧妙,结构合理。

朱元璋入侵南京,从公元1366年到公元1386年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南京历史上最大的城墙花了20年才建成。500多年后,南京城墙基本保持了明朝以来的格局。从6月1955开始,一些城墙因为各种原因被拆除。1983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保护城墙的通告,1988、1年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多年来,南京市政府和民间组织一直致力于南京城墙的修复和保护。

南京明城墙不仅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巴黎长29.5公里)。

关于明城墙建设的思考

据《明史》记载,公元1356年,朱元璋召见老儒隐士朱升,朱升提出“筑高墙,广积粮,慢慢称王”的建议,朱元璋欣然采纳并实施。

公元1356年,元军水军在《采石集》被朱元璋歼灭,元军在庆忌城投降,朱元璋顺利进入庆忌。他改名庆忌应天府,从此有了一个相对稳定和有前途的根据地。

但朱元璋觉得自己的实力不够强大,所以虽然此时占据浙江、四川、湖广的张士诚、陈友谅、明于震已经称王,但朱元璋只是默默壮大自己的实力。在太平,他只设太平元帅府和兴国翼,在金陵,他只是叫吴国公。

在徽州,朱元璋向学士朱升请教他未来的战略方针。朱升说:“筑墙高,积粮广,称王慢。”朱元璋非常高兴。正是在这一方针下,朱元璋一步步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据初步估算,南京明城墙耗资上亿砖。城砖一般长40-45厘米,宽20厘米,厚10-12厘米,重10至20公斤。因为城砖来自世界各地,所以城砖的土壤性质也是多样的(粘土、沙子、高岭土等等)。大多数城砖都有铭文,从一个词(或一个符号或标记)到70多个词不等。这不仅是南京明城墙的一大特色,也是其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明城墙用了这么巨量的城墙,是靠哪些地域的射击单位提供的?由于史料记载的缺失,近几十年来,文物工作者或有心人不辞辛劳,对城砖铭文进行了考证和补充,才有了一个目前并不完全准确的数据:南京明城墙所用城砖来自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包括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五省的首府、州县,以及禁军、所、工部。

为了保证南京城墙建设用城砖的烧制质量,朝廷要求在各地生产的城砖上烧制傅、周、县、将军甲、首甲、小甲、制砖工、窑工等5-6个负责人的名字,对不合格的城砖追究责任甚至斩首。这种苛刻的“责任制”保证了南京明城墙建设的高质量。

南京城砖碑刻的书写大致可以分为“学风”和“民风”。前者属于官宦文人和府中乡绅,字体流畅工整,点、左、钩、右都很文人化;后者属于精于文字和笔墨的工匠,甚至还没有用钢笔写过字。砖出模时,他只是在身边挑一根小树枝,小心翼翼地在砖的一面留下他的郡、贾和他自己的名字,稚气的字体里透露出许多土气的气息。城砖铭文的字体都是用篆书、隶书、魏书、行书编制的,蕴含着淡淡的石头味道。其中有一种书法风格最有韵味,在《中国书法大辞典》中很难找到它的归属,但它是一种不扭不颤的民间书法艺术。铭文技术可分为三种形式:压印、雕刻和书写。其中铭文双线模印由于字体笔画精细,对制砖土的质量要求更高。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明城墙的墙砖上还发现了“邓”、“刘”等在明代字典中找不到的简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