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历史故事教导人们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到了夏朝,人们学会了“掘井饮”。易经表示“井中的泥浆不能食用,老井是被动的”,他们非常注意保护水源。在商朝,法律规定“得尘者,必斩其手”。

在西周时期,人们非常重视保护森林、鸟类和动物。《益州大集书》规定,春天禁止在山上砍树,夏天禁止在河里捕鱼。《礼记·本月今日》也记载了禁止杀幼禽。战国时期,国家有正式的法律规定,限制毁林行为,保护自然资源。当时,齐国兴被埋在风中,齐桓公意识到树木被砍伐。下了一道命令:“棺材过多者,应屠其尸”。战国时期有一条法律规定“弃灰归道者,耻之”,即用刀在脸上刻上记号,再用墨水涂上,让路人知道,大家都会责备。

秦律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田律规定,春季二月至夏季七月,禁止在山上砍伐树木,堵塞临门水道,诱捕鸟兽...

西汉以后,统治者也非常重视环境保护。西汉文帝曾经写过劝人种树的信,景帝也写过“劝农种树”的信。东汉时期,人们还发明了最早的环卫机械——垃圾车和洒水车,在城市里设置卫生“厕所”。那时候他们对随地吐痰的危害也有了很高的认识。传说中

北宋京都开封开始设立城市环境卫生的管理机构——街署,负责城市街道的清扫和积水的排出。南宋时,都城杭州每天都有“扫街人”。到了明代,城市配备了专职清洁工。太平天国时期明确规定“乡兵要多,小村要少,白天要管户扫街扫渠,以免中毒伤人”

从最基本的禁止乱砍滥伐到自觉劝说农民种树,可见古人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关系的深刻认识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