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个都道府县具体有哪些地方?

十六州是指今天的北京、天津、海河以北、河北以北、山西以北。当时称为燕(有)、姬、郢、莫、卓、谭、顺、云、儒、桂、吴、辛、魏、郢、桓、朔、十六州。

十六州别名及历史

1,十六州因其地理位置而得名,又因颜地当时叫幽州,故又称幽云十六州。

2.公元936年,中国后金开国皇帝石敬瑭(我们的时间在后唐河东),反对唐朝独立,向契丹求援。石敬瑭应契丹要求,割让十六州给契丹。

3.北宋宣和四年(1122),宋金订立“海上同盟”,约定共同灭辽后,黄金归宋及十六州。完颜阿骨打死后,金以张爵事件为由,伐宋。宣和七年(1125),金兵于十二月再次占领燕京。

4.1213年,十六州被蒙古帝国占领。成吉思汗的军队南下,横扫河北。1215年,元朝皇帝成吉思汗征服金中都,改称燕京。

5.十六州被非汉统治者统治了455年(913-1368)后,明朝洪武元年(1368)八月,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十六州重新纳入汉人的势力范围。

扩展数据:

十六郡的战略意义

1,在王维的诗中,掌管冉彦政府的冉彦会给燕云带来灾难,失去燕云会给中原带来灾难。十六州又称“蓟十六州”。

2.幽、冀、郢、莫、卓、谭、舜位于太行山北支东南,其余、儒、桂、吴、辛、魏、郢、桓、朔九州位于太行山西北。十六郡之于南方,犹如岭北之于北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十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