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属于哪里?
巴中市是四川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中国秦岭淮河分界线以南,达州以东,南充以南,广元以西,陕西汉中以北。是典型的盆周山地,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它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市总面积12292平方公里。
巴中有红军烈士陵园、红军石刻标语等革命遗迹。被誉为“中国革命的露天博物馆”,拥有世界地质公园1处,正在创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2处,* * *拥有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19处。?
巴中是中国第二大苏区,有大量红色遗迹。全市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8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66点,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20处,市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1,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10,主要分布在巴州区和通江县。?
扩展数据
巴中市历代建制
巴中的建立始于东汉。永元三年(91),运河北部划区,包括巴州区巴河流域地区、通江、南江、平昌、万源五县,汉昌县所在地(巴州区巴州镇)。永元帝建安五年(200年),汉昌属益州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建安六年(201)至建安二十二年(217),汉昌属益州巴西郡(至宝宁,今阆中)。
建安二十三年(218),刘备置汉昌、宣汉、当曲三县为益州当曲县(治今土溪县);建安二十五年(220),三郡属益州巴西郡。蜀汉颜夕二年(239)至十一年(248),汉昌县分属于益州党渠县和巴西县两次。
晋朝时,西晋太史三年(267年),汉昌县属凉州(今陕西汉中)巴西郡。元康六年至永康二年(296年至300年),汉昌县亦为当曲县。永宁元年(301),汉昌也是巴西郡。永兴元年(304),汉昌县改为汉兴县,属当曲县。东晋隆安四年(400年),改称汉昌县,隶属凉州巴西郡。
南北朝宋齐时期(420-502年),汉昌县更名为汉兴县,先后隶属凉州党渠县、巴西县。梁魏时期,田亮入狱四年,魏政时入狱两年(505年)。梁、魏争夺汉昌郡,设置州、郡、县等地方政府。北魏延长三年(514),设巴州,辖大谷县以北(今巴中市江北新区),西平二年(517),州迁辖汉昌县。
北魏孝明帝西平二年(517)至北魏孝武帝雍熙三年(534)期间,巴州全盛时期辖8郡(11)。南朝时期,从大同元年到梁元帝三年(535-554),巴州全属梁,鼎盛时期共辖13郡,19郡。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至北周末年,巴州全盛时期辖10县和15县,所辖区域东至现在的大仙县桥湾乡,南至英山、蓬安、武胜三县的部分地区,西至旺苍东北的部分地区,北至南江、通江诸县。
隋开帝三年至大业二年(583-606),霸州领9郡。大业三年(607),霸州改庆华郡,通往14郡。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废弃的清化县恢复为巴州,通往巴州区所辖区域及平昌、通江、南江部分地区。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霸州属山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属山南西路。
五代时(907-960),霸州接管9郡,管辖面积缩小。宋太祖甘德四年至宋末年(966-1275),霸州属利州道(今广元)、兴元府(今汉中),领成化、南江、恩阳、曾口、通江五郡。宋太宗淳化四年(993),霸州属建南路。
元朝沿袭宋朝建立,仍设巴州陵县,属广元路。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设四川省,简称四川省(四川省初),巴州属四川广元路。
明代,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巴州改为巴县,隶属四川承宣布政司川北路保宁府(治今阆中)。明武宗郑德九年(1514),恢复霸州,辖成化、通江、南江三县。明末清初,张入川,在成都称帝(1644),国号大西,霸州属大西。
清初至民国元年(1648-1912),巴州仍属川北保宁府,不领县。民国元年(1912),霸州衙门更名为霸州行署。
民国二年(1913),巴州改为巴中县,属川北道(治今阆中)。民国三年(1914),四川北路改为嘉陵路(今南充),巴中属嘉陵路。不久道统废除,省府直属府、州、厅、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 65438+10月),四川省分为川西、川东、川北、川南四个行政区,以及重庆、西康省,均属西南局(今重庆)。巴中隶属川北行署(今南充)大仙区(今达州),一直持续到1993年上半年。
其间,1950年4月,川北行署批准成立巴中中心县委,是大仙县委的派出机构,领导通江、南江、巴中三县。1953年3月,巴中中心县委撤销,三县直属大仙县委。
1993年7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从大仙地区划出通江、南江、巴中、平昌设立巴中地区,巴中县撤县设市(县级),于当年10月28日10正式成立。
2000年6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巴中市(地级)。于65438年2月27日正式成立。市辖区县,辖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
2065438+2003年6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巴中市恩阳区。至此,巴中行政区划改为两区三县(巴州区、恩阳区、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
百度百科-巴中
巴中市人民政府-巴中市所在地
巴中市人民政府-巴中市历代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