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州和澄江。
龙现简介
在泰和2200年的建城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是“龙县”。
泰和第一次出现“龙”是在南北朝时期。梁大宝二年(551)六月,文史(后为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从南康出发北伐侯景,到达西昌郡(太和古称),一条“龙”挡住了军队。
据《陈书》记载,这条龙“高大华美”,麾下数万将士和西昌百姓都亲眼目睹了这一景象。在《南史》中,叫人弄了一张胡床,坐在江阁里。突然,阁楼走廊灯火通明,旁边的部将赵之理看到了这一情况。他连忙问生了什么事,陈却只是笑笑。很快,“龙”羞愧难当,淹死在河里。
四百年后,又是一个分裂的时代。五代南唐时期(943-957),泰和人再次见证了“龙”。这条“龙”被一个小和尚抓住,用和尚的衣带绑在赣江的高围滩上,最后变成了几个沙洲,其中最大的一个被命名为“龙洲”。太和,一个年轻的和尚,在他的老记录中被称为“定光和尚”,但在福建,他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叫“定光古佛”。
这篇文章讲的是龙州和后来的澄江。
和尚与佛的距离,不亚于唐三藏的东方大地大唐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距离。
五代至北宋初年的僧人丁广,福建泉州同安人。11岁出家。17岁时,来到江西,在庐陵清远与冯大师会师。在清源山,你会顿悟。经过太和、梅县,到达武平南燕传教。传说蟒蛇和老虎看到后都倒下了。村民是神,他们努力建庙。景德镇在南康盘古山住过几年。县长赵穗良听说了。请你进入定县,在州府后面为他建一座尼姑庵,这样我们就可以互相交谈了。隋良在朝鲜赫赫有名,赐匾“南安君清源”。宋真宗在汴京设宴招待僧侣,定光应邀赴宴。大中祥符八年(1015),正月初六决坐,终年82岁。僧人收其舍利为真理(实物舍利),弟子收录舍利117件。
据南宋志记载,定光奇迹始于太和。定光在清远得道后,住了五年就离开了老学校,到太和紫瑶山修行。路过太和县南门怀仁渡时,河水暴涨,人们都说河里有龙造反。定光念了佛祖的音律,扔进了河池。龙起来的时候,会把袍子的带子解开,系上。龙的身体会变成几个沙洲,从西到东依次叫龙洲、金鱼洲、赞比洲。龙完了,我定睛看了看太和县的地理,写了两个预言,史称“龙州预言”。
南宋周必达《太和县龙州书院》载:“西昌在赣江之旁,陈矛先入援梁室,驻军有龙跃之荣...根据父老的传说,大陆已经越过宫廷,赢得了奖赏。”南宋地理通志《纪余省地》记载:“龙州,太和县南,有谶云:龙州过县前,太和出状元。”清代《江游郑石》和清光绪《太和县志》说:龙州预言之一:龙州过县前,太和先出。龙州收金鱼,太和显儒术。龙州接任,太和皇帝左;第二:龙州为郡状元,腐竹为丞相。大雁塔被火劫,高匾上的钟声响起。
预言是“古代迷信的人指的是会应验的预言和预兆。”上述龙州预言版本的相同内容是,在龙州的区域扩大到郡治之前,太和会产生状元、宰辅等各种人物。
在丁光去世之前,福建南部、江西南部和广东东北部已经兴起了丁光信仰。定光死后,苏东坡、黄庭坚相继作诗,北宋官员甚至称之为“定光佛(燃佛)转世”。单纯唯物主义的太和史家懒得关注这些东西,也不相信“龙”能转化为龙州的鬼话。清朝光绪年间的《太和县志》第三十篇《神仙解》中记载,僧人设境,是同安人。过怀仁城时,水涨船高,人说:“高芬湖有洪水,害民。”师在池,水退洲,今龙州也。此外,《清光绪太和县志》卷三十《寺观》载:怀仁庵,传世为饺子馆,有僧在其上设灯,解挂毯,缚于池中。同卷前后,一说洪,一说焦,都避“龙”字。
太和县地处赣江河湾,江心洲是泥沙淤积而成,这是自然规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江心洲的面积会越来越大。以龙州为例,鼎盛时期东起八一路,西至姚佳,北至光明路,南至滨江大道。东至八一路,正巧县城在南,这就是“龙州过县”,时间大致在明朝永乐年间。
明朝永乐初年,有一年天气好,龙州一个多收了三五斗的老汉,想吃好不忘永乐皇帝,就背着太和土特产去了北京。永乐先见了他侄子的国家,高兴地接受了老姚曼带来的便士土豆和番薯,并归还了金银。市民也在家中设宴款待了姚老人。姚谈到龙州即将“过郡”,太和会是状元,杨大人将来肯定能当上丞相。杨士奇不这么认为。我们没有得到明朝的宰相,却在临走的时候,被邀请给老人写了一首诗:“南屏桥外,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我们在耕田里过着幸福的生活。又说龙州将跨县,寄乡事诗一首。”请老先生告诫家乡人不要相信预言,要想当大官还是要好好学习。
永乐十三年(1415)三月,留在南京辅佐太子的杨士奇接到了去北京旅游的公文,太和城东陈迅中了北京高中状元。想起姚老头的话,他不禁被自己迷住了。他还写了一首预言诗:“龙州访郡千年,黄家初得第一。自此登顶,东城庆西城。”
没想到,杨士奇也有“半仙”的素质。6年后,太和西门曾确实是高中状元,与“东城迎喜过西城”的期待不谋而合。三年后,杨士奇成为内阁大臣。后来随着皇帝对内阁的依赖越来越大,内阁大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虽然没有宰相之名,但是有真正的宰相(明朝太和* * *产生了四位内阁大臣,其中有两位首辅)。令人惊奇的是,龙州预言一一实现了。
明成化十四年(1478),太和沙村高中状元曾艳、国子监祭酒罗京早已仰慕龙州,并题写对联:“十虎天下第一,三应龙州县前。”
澄江与中国文学典故。西晋时期(265-317),左思的八首咏史诗中首次出现了“澄江”一词。"左边变成了一条河,右边变成了一个强大的湖泊."南齐时(479-502),宣城太守谢朓在《晚登三山归望京镇》诗中写下名句,千古传诵。此后500年间,无数诗人在诗词中使用“澄江”二字,直到黄庭坚登上亭台,也没有人超越。
唐乾福元年(874),就在陇县下游,某僧(原名今)建寺,名为福兴寺。复兴寺有一座慈世阁,供奉的是慈世西弥勒佛(县民误传为观音)。北宋初年,这个亭子被太常大夫沈尊改名为“蒯阁”。
如果不出意外,快递亭应该会像陈霸先坐过的江歌亭一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北宋元丰年间,文学家黄庭坚成为太和县令。元丰五年(1082)冬天,他的歌曲《登蒯哥》改变了蒯哥的命运。
傻孩子不做公事,快事倚晚晴。千山有海阔天空,澄江有明月。朱仙已经是个美人了,年轻的眼睛因为酒在聊天。万里回到船上吹笛子,这就是我们与白鸥结盟的原因。
这首诗使用了七个文学典故,如“晚眼”(谢朓的诗)、“海阔天空”(杜甫的诗)、“澄江”(谢朓的诗)、“清月”(谢朓的诗)、“诸仙”(陆的《春秋》)、“(”和“联盟”。其中,“澄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很多人说澄江是赣江太和段的别称,全湿了。
翻看现存的从宋代到明代的所有地理志和地方志,太和乃至吉安府都没有一条河叫澄江,也没有赣江改名澄江的记载。周必达《太和县龙州书院》开篇“西昌临赣江”;明代永乐大典所存《太和县志》也说:“(太和)郡,高一尺二尺,厚八尺,周背五里,南临赣江。”显然,太和城下是赣江。
明代至清初,随着龙州、金鱼州、颛顼等大陆相继连成片,赣江县城段实质上形成了两条水道,南部较宽的水道被视为赣江干流,北部较窄的水道被视为赣江支流。直到清朝康熙年间,顾祖禹才在《读史记纪要》中首次将赣江太和段称为澄江:“(赣江太和段)水流清澈,故县有澄江之名。河中有一洲,名为龙州,辖于县南。”清乾隆《太和县志》采用了这一提法:“(赣江太和段)曾说(又称澄江),赣江滩险峻,水过太和越清,故名。”清道光《太和县志》甚至用“澄江”作为赣江的别名,并标注在地图上。
问题是,既然南北水道都成了干线支流,支流也应该有个名字。文化符号澄江作为赣江别名,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重建并修改了《太和县志》:“澄江为赶水支流。穿过城南,绕过城东,所谓的龙州穿县而过。亦以水清,故名澄江。”此后,澄江这一名称被正式赋予今天的澄江,澄江也从文学上的澄江变成了特定的地理实体名称,沿用至今。
民国时期,澄江上游断流,成为旧路,龙州、金鱼、崖州与北侧土地相连。这个变化大概超过了定光和尚的“演算”。
从以上文献不难看出,清朝以前的澄江只是一个文学上的澄江;清初,澄江是赣江太和段的别称。清末,澄江终于正式成为地理实体的名称,尤其是今天的澄江。
2016年,澄江整治工程开工,澄江老路在断流近百年后再次焕发生机,关于龙州和澄江的传奇故事开始了新的篇章。
(感谢叶君先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