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为什么叫汕头汕头的历史介绍。
汕头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65,438+0-22℃,日照时数2000-2500小时,降雨量65,438+0,300-65,438+0,800毫米[4]
汕头是中国主要港口城市,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是海西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860开港的汕头港,素有“岭东门户、华南枢纽”、“海滨邹鲁、美食之乡”的美誉,享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强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中国文具生产基地等称号。
汕头市位于韩江、榕江和连江的入海口,汕头湾将城市分为两部分。
北部的汕头市,古代是沿海冲积地,晚唐五代就有灵居庵。宋代沙尾(今金沙乡)已形成聚落,沟南和禹州均有居民。宋宣和三年(1211),辖揭阳县。南边的濠江,古代是朝阳郡的招都,宋代增加了沙浦。此时的新兵和沙浦仍属朝阳县管辖。[9]元朝时,在光化部有一个大渔村,名叫夏玲。明初设彭州,守万户。
明朝嘉靖年间澄海县新设潮州府时,北部(今汕头市)脱离揭阳,属澄海。因沙脊伸向大海,百姓设篱捕鱼,故名沙山;南片(今濠江区)仍属朝阳县。清康熙年间,潮州府建沙山头炮台。雍正时期简称汕头。
汕头被誉为“百年商埠”。1858年(咸丰八年)四月,已占领广州的英法联军向大沽口进逼,美国驻华大使连同英法俄大使到达大沽外,照会清政府,要求侵略。美国特使李与清政府直隶总督谭廷相开始谈判,讨论美国提出的协定草案。
19年5月,由于英法联军第二天就要进攻,美国在英国的要求下悄悄中止了正在进行的谈判。
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后,清政府派桂良、华莎娜等人与英法谈判。清官员虽然不信任美国特使,但还是一再恳求美国特使与俄国特使斡旋。李以“调停人”的虚伪面目欺骗清政府。
6月7日,美国大使Levi Lian恢复了与清朝官员的会谈,并同意重新谈判美方提出的条约草案。
18年6月,美国打败英法清政府签订中美天津条约。其中增加潮州(后改为汕头)、台南为通商口岸[10]。
1858年,恩格斯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中指出,汕头是“唯一有点商业意义的港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38页,人民出版社,19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