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适合铺灸?
艾灸是一种温补的方法,中医是温补阳气的方法,用来补充人体阳气。
所以阳虚体寒的人一般都需要艾灸来调理身体,所以你可以先观察自己是否有一些阳虚体寒者的症状,比如身体虚弱、怕冷、关节冷痛、经期小腹冷痛、经血暗、脾胃功能低下、长期腹泻等。
如果你有以上症状,那么你可以用艾灸来促进人体机能的提高,改善机能低下。此外,艾灸还有调节免疫力的作用。一些想要保健和提高免疫力的人,也可以采取艾灸来调理身体。
2
艾灸哪些患者不能艾灸?
1.热体质的人
艾灸具有温补阳气的作用,故不宜用于实证、热证、热质者,如有上火、口舌生疮、大便干燥、小便短黄、发热、饮酒过量、多汗、面红舌红、舌苔厚腻黄等症状者,以免加重上火等不良反应。
2.皮肤受伤的人
一般艾灸部位皮肤需要完好无损。因为艾灸会通过加热艾条刺激体表来活血通络,行气散寒。如有疱疹、红肿、充血、溃烂、烧伤、烫伤等。,容易加重皮肤损伤程度,或者导致伤口炎症加重,不利于受损皮肤的恢复,施灸者会感到更加痛苦。
3.经期妇女和孕妇
艾灸有行气活血的作用。经期女性艾灸容易引经血,不利于健康。孕妇也应避免艾灸这种促进血液循环的项目,少接触艾蒿制品,以免引起宫缩等不良反应。
三
什么情况下不适合艾灸?
1.极度疲劳、过度饥饿、口渴、醉酒都不适合艾灸,尤其是有胃肠疾病的人更要注意这些。
2.情绪不稳定时不宜用艾灸,如大悲大喜大怒,否则艾灸效果会大打折扣。
3.出汗时不能艾灸,容易导致缺水口干。
四
艾灸注意事项
1.避免烧伤
在艾灸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火防烫伤,尤其是用艾条灸的时候,要防止艾条滚落。艾条灸完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塞入直径略大于艾条直径的瓶中,以利于熄灭。
2.找到正确的穴位
艾灸时要找准穴位,保证艾灸的效果,同时要注意姿势舒适自然,避免艾灸过程中动来动去。
3.注意保暖,防止中暑。
因为艾灸要暴露部分体表,冬天要保暖,夏天天热要防暑,还要注意调节室内温度,打开换气扇,及时交换新鲜空气。
4.掌握艾灸的程序
如果艾灸的穴位多而散,应按照先背部、后胸腹、先头部、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5.注意艾灸的时间
有些病一定要注意艾灸的时间,比如失眠应该是睡前艾灸。饭前和饭后不要空腹施灸。
循序渐进。
要注意掌握刺激的量,从小量小剂量开始,比如用艾条,或者艾灸的时间短一点,力度小一点。以后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