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灭了明朝?
明朝被李自成灭了。
明朝(1368 -1644)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由朱元璋建立。南京早期建市,明朝迁都北京。一直传到第十六任皇帝,延续了276年。元末红领巾起义爆发,朱元璋加入了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历史上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以大明为国号,南京为都城。
1421年,朱迪迁都北京,定都南京。明初,历经洪武、永乐、任绪安的统治,政治清明,国力强盛。1449年,土木堡易后,由盛转衰,继弘治中兴、万历中兴之后,又复兴。明朝后期,由于政治腐败、林东党争以及自然灾害和外国入侵,国力衰落,爆发了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入侵北京,崇祯皇帝上吊,明朝灭亡,清兵入关。
明朝灭亡的原因
忽略政治。自明英宗夺取土木堡后,明朝的国家形势一直在走下坡路。后来出现了一个在宫里住了二三十年,闭门不出,总是不管国家大事的皇帝,一个心无杂念,喜欢做木匠的皇帝,一个在位一个月就去世的皇帝,一个靠宦官治国的皇帝,这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统治者腐败。明末,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强势阶级从底层农民手中夺取土地,但农民失去土地后,没有税收可交,国家财政收入因此大减。为了弥补财政上的漏洞,朝廷不得不通过强硬手段将更多的收税任务下放到下面的地方,但权势阶层还是想方设法用各种手段逃税。于是,朝廷的收税任务全部分摊给了无权无势的普通农民,最终演变成了农民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