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山寺属于哪里?

大洪山寺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古红山庙,位于新密市东南20.3公里大古镇红山苗寨,因供奉红山真人而得名。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多次续办。在清朝乾隆时期,这是一种普遍的看法。

据现存清乾隆三年碑记载:“红山本名顾,祖籍河北,生于宋代。他是一个文人,隐居在混沌中的洪山。精通医术,尝召,治宋太后,治兵马,投医。赐金帛,被封“护国护兽灵应真人”,葬于洪山。元代在此建庙纪念。”

寺座坐北朝南,气势雄伟,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寺内现存建筑16座,房屋44间。由正殿、后殿、药王殿、祠堂、钟鼓楼、山门等建筑组成。山门位于建筑群的西北面,东西长8.6米,南北宽3.8米,高约7米,三间房宽,四椽深,砖木结构,硬山灰瓦顶,门上有石碑,上书“普济观”四个字。这是阿清王朝的建筑。大雄宝殿位于山门后,是红山寺的主要建筑。它歇于山顶,单檐,宽五间,深三间,高10米,面积110平方米。后殿位于正殿后方17米处。它建于清朝。东西长8.5米,南北宽5.5米,三室宽,三室深。它覆盖着砖木结构和坚硬的山琉璃瓦。正殿东侧,12米,有一殿约叶,宽三室,深一室。寺内有***18明清碑刻。

大洪山寺古建筑基本保存完好,尤其是正殿,是中原现存古建筑的精华。石柱上雕刻的图案和内檐拱壁上绘的28个戏剧人物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对研究元代建筑艺术和新密市豫剧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红山寺是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碑刻众多,对古建筑研究有一定价值。

河南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大圩镇:大圩镇位于郑州市西南40公里处,东临新郑国际机场,西靠登封嵩山,南接禹州市,北靠郑州市。全镇辖25个行政村,242个村民小组,人口66.5438+0.0000,总面积58.8平方公里。是河南省和全国的造纸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国造纸名镇”。先后荣获“郑州市小康镇”、“全国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试点镇”、“河南省综合改革发展试点镇”、“河南省重点镇”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