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杜甫草堂的导游词?这很紧急

急的话我直接贴在这里~我是拖鞋,记得正确的话给你。

各位朋友,欢迎参观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居住时的住所。公元759年冬,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举家从陇右(今甘肃南部)到蜀。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我们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边搭建了一间小屋居住。第二年春天,小屋建成,取名“成都草堂”。

诗人在这里生活了近四年,240多首诗流传至今。由于成都远离战火纷飞的中原,草堂地处乡村,诗人的生活相对稳定,心境相对宁静,使得他在草堂的诗歌创作多带有田园风味,如唐城、江村、《春夜喜雨》等。但杜甫毕竟是一个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他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注和焦虑,总是让他无法忘记现实。因此,关于国家和人民的诗歌仍然是他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创作的著名诗篇,如《秋风吹破的小屋》、《别了》、《病橘》、《干棕》等,都是感人至深、不朽的现实主义作品。正因为杜甫在成都的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后人才把成都杜甫草堂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门

当我们来到草堂的正门时,我们看到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流在门前循环。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

说起“浣花溪”这个诗意名字的由来,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相传,汤河边住着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名叫任。一天,当她在溪边洗衣服时,来了一个浑身疥疮的和尚。行人都躲得远远的,但这个女孩儿任并没有让路。于是和尚脱下沾满脓血的镜框,求她洗,姑娘欣然接受。我不知道刚一入水,溪水里就开满了莲花,再看那和尚,已经不见了。人们非常惊讶,他们把这条河命名为浣花溪。

事实上,浣花溪的名字和石人没有任何关系。更可信的说法是,当时由于溪边居民多为造纸,取溪做十色文具,“其色如花”,故名溪。唐代的浣花溪,又宽又深,能航行大船,溪边风景秀丽。杜甫的诗《绝句》生动地描述道:“两黄蓬明绿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陵秋雪(岷山在成都之西,古空清朗,远眺雪山),大门口停泊着吴栋万里船(浣花溪属于长江水系,出抚河可乘船直达吴栋)。正门匾额“草堂”是清代康熙十七子、雍正帝的弟弟郭亲王所写。对联“万里桥西府,百花潭北庄”是杜甫《怀瑾水居志》诗中的一句话,指出了草堂的地理位置:“万里桥”在现在的南门桥。三国时,蜀国的诸葛亮派魏飞去东吴,在那里举行了一次告别宴会。诸葛亮深感此行路途遥远,联吴抗魏任务艰巨,就说:“。这座桥因此得名。草堂在桥的西边;“百花潭”现在被称为浣花溪上游的“龙爪堰”。有人说它的名字是因为这里浅水急,一浪高过一浪,百花齐放。还有人说是因为当时浣花溪两岸花木茂盛。“二十里香续,青羊宫去浣花溪。”(陆游诗)花开花落,池水溢香。所以,草堂在池子的北面。现在的百花潭不是现在成都的百花潭公园,而是清朝的黄云谷在参观百花潭古遗址时被当地人误认为的。

步入正门,只见满园翠竹,绿水绕绕,一派自然美景,正应了杜甫的诗句:“浣花溪在水西端,主人是补林堂。”

大仙

“巡”是官职,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因为杜甫曾经在学校的工程系做过左拾穗和外交部长,后人出于尊重给这座建筑命名。

大厅里的杜甫雕像是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钱绍武的杰作。这座铜像是跪着的,干瘦的,用比较抽象夸张的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苦难的人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在这里驻足凝视,仿佛感觉时间回到了1200多年前,诗人在河上漂流。他跪在船头,用手抚摸着卷轴,头微微歪着,眉头紧皱,像是在向天空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哀愁何时才结束?”

杜甫,本名子美,名少陵,712年生于河南珙县,770年因贫病死于湖南湘江一条船上。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个朝代。因为他“要做君子,要做君子”的伟大政治抱负,从来没有得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吃了很多苦。因此,他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当时社会存在的矛盾和弊端,体会下层社会的艰辛和困苦,并且都用诗歌反映出来。他传世的1400首诗,大多是反映现实、关心国家和人民的不朽之作。如《三官三别》《车店》《二供路》《从北京到丰县》等都是有代表性的代表作。由于杜甫有着深沉博大的思君、忧国、爱民的情怀,又由于他的诗歌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后人把他奉为“诗圣”。叶剑英元帅曾写对联评论杜甫写诗,直指社会流弊和汉奸,其爱国情怀和对人民的关怀如日月之明。这是对杜甫思想及其诗歌创作的极高评价。

还有一幅清代学者顾复初的著名对联,挂在大丹的东西墙上。关于第一部分“一代不同,一代有多少诗人?”我(作者)和你(杜甫)生活在不同的朝代。中国有多少诗人、词人曾经像你我一样才华横溢,立志报国?但不能被世人重视,只能卧龙卧虎,伸不开远大志向!第二副对联“刘先生也住草堂,长住天地,明月清风。”也就是说,你,杜少陵先生,和我一样,都生活在四川,但你却离开了这个与明月清风永垂不朽的草堂,与天地共存。言下之意,我的命运更加不幸,什么都没留给后人,却只能消失在身后。但作者没想到,正是因为这幅对联的书写,他的名字不得不与草堂共存。这副对联很含蓄,耐人寻味。在1958期间,毛泽东同志参观草堂时,仔细观看,沉思良久。郭沫若称赞其“句句明,高调千古”。你能尝到它独特的魅力吗?“你还可以在大塔里看到杜甫草堂的全景。杜甫于公元765年春离开成都,沿长江东漂。诗人走后不久,草堂被毁腐朽。

五代时,诗人韦庄是成都前蜀政权的宰相。当他发现草堂废墟时,便“重聚草堂”,以表达对杜甫的怀念。北宋元丰年间(11世纪),成都知府吕大方再次重修,墙上绘有杜甫像,使草堂成为纪念祠堂。在以后的朝代里,又多次重修草堂,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和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基本奠定了今天草堂的规模和布局。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昔日“茅第一亩”的杜甫草堂故居,如今已成为人们向这位“诗圣”致敬和悼念的纪念建筑群,其面积也扩大到240余亩(包括梅园和建国后扩建的原草堂庙)。因为这里既是诗人故居,又有纪念祠堂的性质,所以整个园林和建筑有机融合了两者的特点: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不是很高大,但又贴近民居;建筑格局以一条中轴线贯穿,从正门、大塔、诗史馆、柴门到工部神龛的主要建筑都在这条线上,两侧对称的附属建筑,溪流取回,小桥相连,竹林掩映,既庄重又典雅。漫步其中,既能向诗人们致敬,表达心中的敬意,又能回归自然,畅想古老的爱情。因此,草堂是纪念性建筑与园林景观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石狮塘

诗史馆是杜甫草堂纪念祠的中心建筑。由于杜甫的诗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到衰的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之称,故有“诗史”之称,建筑也因此而得名。

在大厅中央,有一尊由中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雕刻的杜甫铜像。雕像两侧是朱德同志题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人,诗人写千秋。”这幅对联显示了杜甫及其故居草堂在人们心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

还有一副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郭沫若写的对联:“先贤哲人在人间疮痍诗,百姓疾苦在笔底。”这幅对联高度概括了杜甫诗歌的两个方面:忧国(第一联)和忧民(第二联)。内容深刻,作品稳定,书法别致,富有激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水槛和柴门

出了诗史馆,我们看到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之间,一座小石桥连接着车流。在桥左侧的竹林里,有一条横跨小溪的“水槛”;过了小桥,“柴门”面对面开了。“水槛”和“柴门”是杜甫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杜甫诗中有“添水槛钓鱼”“柴门不逐河开”的描写。所谓“水槛”,就是水阁上的木栅栏,“柴门”不过是小屋的栅栏门,可以说非常简陋,远非我们今天所见。现在的“水槛”和“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建花园时修建的标志性建筑。然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事物和想到人,想象诗人在这里迎接客人或在栅栏上钓鱼。一幅明代何所写,陈所补的对联,今天挂在柴门的柱子上:“光有千缕,信有文章惊沧海;千年仰慕,尤老车马驻江干。”对联的构思很巧妙。第一副对联“辉煌”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杜丽文章在,烈焰长。”而“信文章惊沧海”和第二联“游老车马驻江干”出自杜甫《宾至》诗中的两句。杜甫的诗的意思是:我有哪些震撼世界的杰作?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会坐着车马来到河边互相拜访!这是诗人自谦的话,但在两首诗中各换了一个字:把“气”换成了“信”(其意为真实肯定),把“人”(克己克己之意)换成了“犹德”(犹德,静而不动之意),整副对联的意思就变成了褒义:你老公。不是吗?我们今天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我们从万里之外跋涉千里来探访草堂。可见对联的作者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亭子里藏着一块石碑

工部神龛的东面,有一个小,石碑上刻着“少陵草堂”四个字,也是太子郭的手迹。

“少陵”原本是一个地名,在Xi安南部的长安县。这里在古代曾是杜的旧址。汉武帝宣帝死后葬于此,所以他的陵墓被称为“凌渡”。附近有皇后许的墓,因为比陵墓小,所以叫“少陵”。杜甫的远祖是“京兆凌渡人”,他本人也曾长期居住于此。他在诗中曾自称“凌渡爷佬”、“少陵爷客”,所以人们称他为“杜少陵”。前面说过,杜甫的茅屋早就毁了。

公元761年的秋天,一阵强风吹过他苦心经营的小屋,使诗人写出了不朽的名篇《小屋被秋风吹破》。诗人“一望无垠的建筑群,是天下所有穷人的大避难所”的理想和“一个人冻死就够了”的无私精神,几千年来一直令人感动!当然,不难看出这个小屋是很脆弱的。杜甫走后,草堂破败不堪,后人多次重修。这里成了纪念圣地,很难找到“小屋”的痕迹。建造这个草堂的目的是为了唤起人们对过去简朴自然的草堂的联想。看来这个目的达到了,很多参观草堂的人都会在这里拍照留念,就是最好的证明。

茅屋景区

可惜不能参观杜甫写下不朽诗篇《草堂被秋风吹破》的草堂。为了弥补这个遗憾,让大家更好地欣赏杜甫的生活环境,杜甫草堂博物馆近年来重建了一个“草堂景区”。

在我们眼前的,是按照杜甫诗中的描写,按照明代重建草堂的格局,恢复重建的“草堂景区”。景区溪水环绕,绿树成荫,竹篱柴飞,绿草如茵,营造出杜甫诗中所描绘的“北有我,南有我,春水泛滥”、“清江是抱村之歌”、“布居必有林泉”、“柴门古道”、“野旧篱归河岸”、“草深迷墟”等田园景象。推开吱嘎作响的柴门,左边种上“四棵松”,右边种上“五颗桃”,古南与相连,绵竹披上绿云,菜园绿了,药栏阴惨惨的,诗人老伴画的棋盘还留在石头上,小儿女的鱼线还靠在篱笆上...这些都让人感受到诗人生活在这里时浓浓的田园情趣。按照川西农村民居风格搭建的简陋小屋,印证了杜甫“知毛斋极低小”的描述,让他不自觉地背出杜甫的诗《江村》:“但有故人提供米,别无所求!”

游览杜甫草堂,也有值得一去的地方,红墙、翠竹掩映的花道、碎瓷镶嵌、古朴独特的“草堂”影壁、美丽迷人的梅园。不需要我一一介绍了。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