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桥背后的故事(传奇)
甘肃最早的索桥是羌人修建的。
相传羌人先民初来陇南时,见河水汹涌,两岸陡峭,与外界交流十分困难。这时,一位面容姣好的老人从森林中走出来,指引他们搭建了一座索桥。此后,他们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藤、麻等植物建造了许多索桥,索桥建造技术在羌族部落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时,利用当地羌人丰富的造桥技术,在岷江内外修建了一座竹索桥。此后,索桥在西南和华南地区得到普及,成为中国古代桥梁的代表桥型。
竹绳支撑的吊桥
羌族和氐族自古以来就是“隔谷而居”,部落间关系并不密切,对交通设施的依赖程度也不高。历史很少涉及秦汉时期甘肃的索桥建设。南北朝时期,苗人杨的势力逐渐增强,先后建立了国、武都国、国等。,开辟了与尹平路和仲强路相连的羌边道。这时候建了很多索桥。到了唐代,随着地方官对道路管理的不断加强和渡河设施的进一步完善,龙树驿道上出现了大量的竹索桥和藤索桥。杜甫入川时,走过许多这样的索桥,留下了一首诗《桥颂》。所谓“长”,就是用竹条编成的绳子。明初大量移民迁入陇南,开辟谷道时修建了大量竹索桥。新中国成立后,陇南各县加固维修了30座竹索桥。到2000年,甘肃最后一座竹索桥——文县黄鹿山竹索桥被拆除。
链桥
明清时期,陇南经济相对发达,以文县碧口为代表。成为龙树药材、盐等主要物资的集散地,商贾云集,相邻铺面。它是清代甘肃四大商业城镇之一。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和交通增长的需要,政府开始建造大规模的铁索桥,而不是竹索桥。
西汉河上的铁锁桥位于西和县西南45公里处的大乔乡。相传为道士所养,建于明朝以前。据碑文记载,1398后又重建了五次。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加固。80年代增加了钢丝悬索进行维修,至今仍在使用。
清康熙二十三年(1864),又在文县西北的临江关修建了一座桥,命名为临江桥。后移至临江下游10 km的蒿子川,木梁改为铁索,命名永济桥,督军为温县武官杨清贤。桥长67米,净跨50米,宽2.7米。有9条主电缆。永济大桥两岸狭窄波涛汹涌,四周高山环绕,汤漾河在上游不远处汇入白龙江。这座桥地势险要,真是甘川的咽喉。这座桥被军阀多次拆毁。1949年国民党战败,铁链又被割断。新中国成立后,恢复了。
平宝索桥的传说
黄河贯穿甘肃中东部,流域面积654.38+04.45万平方公里,分为黄河干流和洮河、湟水、渭河、泾河、北洛河六大水系。目前,黄河共有91座索桥,总长9617.13m..黄河干流是陇西、河西的天然屏障,浪大流急,所以在上面建设索桥一般规模比较大,难度比较高。
靖远县平宝索桥的修建有一些传说。平宝索桥修建前,两岸民众都是通过轮渡过河。夏秋汛期,河水暴涨,经常发生事故。据大桥建成前17年不完全统计,倾覆事故多达18起,114人落水,14人死亡。
在1965,当地农民* * *员冉旭在白银露天矿为生产队堆积肥料时,发现大量废弃钢丝绳。于是,他想把钢丝绳锚固在黄河两岸,再铺上木板,搭建一座可以通过架子车的索桥。他回到平宝,广泛宣传他的想法。在白银露天矿电工高海禄和平宝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答应支援废旧钢丝绳。随后,公社干部白光华到省公路局求助,省公路局派粟裕勘察确定桥址。后来,冉旭和高海璐还自带干粮到天水新阳镇学习索桥施工技术,并联合周边6个村成立了“建桥委员会”。在建设过程中,钢材、木材和水泥都非常缺乏。除了省里给的一些补贴,还有很多物资需要自己解决。他们组织了三组人到处求助,找到了40多个厂矿,得到了很多帮助。平宝索桥项目充分体现了“民办公助”和“民工勤俭”的原则。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平宝索桥于4月27日建成通车,1970。3万多名当地民众参加了开幕式,许多人在走上大桥时哭了。平宝索桥的建成当时轰动全国,被誉为“中国农民第一桥”。
内陆河流域流经的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水生植物丰富。石羊河、冰沟河、梨园河上有15索桥,全长809米。
索桥的鼻祖——六所
滑索是索桥的鼻祖,也是最原始的过河工具之一。俗称滑索,西南少数民族称之为“河的桶”、“滑索”,古代文献中常称之为“冲撞”。所谓“挂索撞索”、“过桥找撞索”都是指滑索。用绳子过河、过溪,叫“越滑”。
滑索应该出现在人类沿河谷生活的农业文明早期。当时,为了交流方便,人们在通过更深更窄的沟渠和溪流时,用藤条连接,“磕碰”。后来渡河形式多样,逐渐完善。滑索也从藤条发展到竹子、葛藤、兽皮等材料,通过编织和缠绕成为重型绳索。这种绳子最初是绑在河两岸的树上或巨石上,后来绑在人们自己埋的木桩上。为了安全起见,过河的人把自己按一定的方式放在绳子上,靠惯性滑行。后来,滑索上增加了滑轮、滑筐等辅助设施。
滑绳有平绳和陡绳两种。前者两端的高度几乎相等。跑者滑到中间后,必须把脚放在滑子上,双手握着滑子爬到另一边。后者是两岸高低不一,滑的时候从上到下都能摸到。当你想回去的时候,你需要再找一根滑索,这也和偷偷回去是一样的。所以,平滑可以来回,陡滑可以成对来回。当然,也不能相隔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