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势不可挡的合并,有哪些潜在的央企联姻值得期待?
2.国内:增量开发变成存量组合。从央企集团公司情况来看,动力煤、航天军工、机械、船舶、房地产、有色、石油石化、钢铁等重资产周期行业占据显著地位。反映在股市上,石油石化、建筑、电力、公用事业等周期性重资产行业占比均超过70%。这些行业大多从增量发展进入存量博弈阶段,面临产能过剩、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困境。重组整合有利于优化资源,改善竞争格局,从而改善央企经营状况。
3.国际化:央企的“国际化”视野。随着“一带一路”的开放,这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由之路。在一些传统领域,中国企业往往在规模和技术上处于劣势。以石油石化行业为例,美孚在14年的利润规模是中石化和中石油的3.6倍和1.76倍,盈利能力也远高于后者。强强联合有利于实现规模效应和优势互补。在高铁、核电等优势领域,重组整合有助于克服同行业两家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相互碰撞、挤压的副作用,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机械龙华:把握机械行业央企改革机遇及相关投资机会探讨
我们认为央企改革合并的预期在于以下三点:1)大型寡头央企之间合并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导致合并的关键因素;2)如果大型寡头央企合并,要关注体系内子公司的投资机会;3)弱势央企整合可能引发的投资或投机机会。
1,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上市公司新闻发言人在数次否认合并传闻后,于2014年四季度开始合并。中国“申”车半年来的冲锋式崛起,带动了市场对大型央企合并的无限期待。这里我们建议投资者认真考虑导致大型央企合并的核心“原因”。南北车合并的原因应该是为了共同突破国际市场;南北船是否需要合并,全球民船市场持续低迷,需要减少竞争,避免内耗,但市场总量和利润率有限。近年来,国内军品和国际军品贸易机会的逐步展示,已经成为南北舰不争的巨大利益,机会市场和利润巨大。如果南北船布局不均导致无法大致平分军工和贸易的利益,不排除中国重工、中国船舶和广船国际合并。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大型寡头央企如果合并,前提条件是必须得到国内高层的强力推动。
2.中国北车和中国北车的合并将为h股南车时代电气和a股时代新材带来投资机会,尤其是h股。我们预计中国北车和中国北车的合并将在15年中期完成。一旦CRRC上市,南车时代电气将与中国北车“核心”和中国北车在中国CRRC的IGBT业务展开竞争,这是任何证券交易所都不能忽视的。投资者可以参考中国南车此前对子公司南方汇通的公告,限期解决同业竞争及其对股价的影响。如果南北船合并,建议关注子公司封帆的应对机会。
3.关于央企整合的建议,既要关注大型寡头央企的合并,也要关注弱势央企整合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在重组过程中,被收购整合的公司是股价上涨的最佳标的。比如小央企:中国颜刚科技集团公司旗下极小上市公司金子天正;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下属公司在北中部创业。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央企改革进度不达预期。
石化邓勇:关注石化央企及其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
今天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a股价格双双涨停,主要是受媒体关于中国石化和中国石化合并的报道刺激。几大石油石化集团整合的报道也出现在今年2月。
改革将是2015石化行业投资的主线之一。我们在2015年度策略中提到,改革将是石化行业的重要着力点。
业务整合和互补更重要。我们认为三大石油石化集团不可能简单合并。我们希望看到石化公司业务的整合,从而实现产业链上的互补。
三大石化公司的业务各有侧重。中石油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上游油气开采。2013年中石油原油产量126255200吨。天然气产量7935654.38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70%。中石化主要专注于下游炼油业务。2013年,中国石化原油加工能力为231.95万吨,约占全国原油加工能力的45%。同时,凭借其遍布全国的加油站网络,中石化2013年成品油总产量达到180万吨,占全国石油总产量的60%。中海油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上游。2013年公司原油6684万吨。
关注中石油、中石化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在中国石化“专业化分工、专业化上市”的总体思路下,中国石化将通过单一业务板块整体上市,解决同业竞争,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我们认为,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中石化的上海石化、泰山石油、四川美丰;中石油旗下的田丽高新、大庆华科、石油济柴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上海石化:1)业绩弹性大。2009年油价反弹时,单季度盈利9亿多元;2)股权激励评估利润为2065438+2005年净利润21亿元;3)低油价有助于石化行业复苏,公司将受益于行业复苏。
田丽高新:1)积极参与中石油混改,期待通过与其合作延伸产品链;2)油价反弹,产品盈利能力提升。
风险提示。油价下跌,管理层是否稳定,改革进度低于预期。
建筑师赵建:把握建筑行业央企改革机遇及相关投资机会探讨
这座建筑的主要目的是两条铁路的合并。两条铁路来自不同的背景。中国中铁的大股东是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前身是1950年3月成立的铁道部工程总局和设计总局,后改为铁道部基本建设总局,所以中国中铁常被称为铁工。中国铁建的大股东是中国铁建,前身是铁道兵,成立于1948年7月,隶属中央军委管理。1982年,铁道兵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1989,两家公司脱离铁道部,成为独立的企业法人,成为竞争对手。
国内业务方面,两者合计占铁路建设市场80%以上,基本势均力敌。但并不存在南北之分这种关系,而是竞争交错。中国铁建的地上业务占比略高,中国中铁的地铁隧道市场份额更高,约占一半。我们认为如果合并,与业主铁总存在一对一的关系,采购量会更大,有助于提高项目盈利能力。
在对外业务方面,铁道部时期有过区域划分,但没有真正落实。即便如此,两者在海外的直接竞争并不激烈,两者同时竞标的情况也很少见。如果两者合并,特别是与CRRC组成财团后,将更有利于国际市场的发展。换句话说,国内利润将会增加,外资份额将会扩大。
另外,关于国企改革,还是强调一下一直推荐的隧道股吧。公司盾构制造和地铁隧道施工能力全国领先。作为郭盛旗下的老牌国企,国企改革措施鼓励和混合是合理的。考虑到郭盛目前对改革的积极态度,我们认为该隧道在未来不会缺席,一旦实施,其盈利能力将非常大,因此我们继续推荐它。
刘燕琪钢铁:把握钢铁行业央企改革机遇及相关投资机会探讨
钢铁(冶金)相关央企9家:其中,配套服务5家,分别为五矿集团(钢铁服务)、中钢集团(钢铁服务)、冶金科工集团(冶金建设)、钢研科技集团(冶金科技)、冶金地质总局(矿产勘查),钢铁生产单位4家,分别为宝钢集团、鞍钢集团、WISCO集团、新际华集团。
钢铁相关的央企可能只能保留两三家。目前有113家央企。很难判断最终会整合多少央企,或者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按照媒体的说法最终整合成40家,钢铁行业可能最多只保留两三家。其中外围综合服务1家,生产性1-2家,所以上述9家央企可能都有涉及。
牵涉到公司。假设只整合两家生产性钢铁央企,北方保留一家,南方保留一家。在北方,可能以鞍钢集团为主体,可能推动已经上市的安本集团整合。此外,潜在产量估计可达5000-6000万吨。在南方,如果宝钢和WISCO整合,产量将达到8000万吨。整合后会赶上安米的水平,统一购销,减少地区竞争,会产生一定的效益。
交割江明:“义务澄清”难阻重组预期,投资首选集装箱和中海标准。
澄清公告是义务披露,不可能证伪重组传闻,因为决策不是上市公司和控股集团做出的。6家公司股票因重组传闻大涨,澄清公告更是强制性披露。首先,上市公司和控股集团要正面回应谣言;其次,配合交易所相关规定,提醒二级市场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因此,每份公告的形式和内容完全一致,强调控股集团和上市公司均未收到任何政府部门关于上述传闻的任何信息。我们可以解读为:1)上市公司对重组不知情;2)控股集团也不知道这件事;3)控股集团和上市公司从来不谈重组。由于央企整合的最终决定权仍在国资委(中远集团董事长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有类似表态),上述公告无法改变市场对航运企业重组的预期。
预期中的重组并非无中生有,建议投资者高度重视。关于央企重组的传闻,其实从2010就开始在市场上流传。大部分是中远和中海的上市公司。背后的逻辑如下:1)两大航运集团船队庞大,体量充足,连续亏损可能导致国家层面航运企业的战略布局;2)市场重合度高,双方联手完善运营理论上可行;3)由于历史发展,两个集团及其子公司的很多高管和管理层领导都有两家公司的工作经历(目前中海和中远集团的高层都曾在对方公司担任过要职),具备融合的基础;但以往整合传闻的影响力有限,资本市场对铁路改革的预期和猜测也远远不及。但我们建议投资者应高度重视此轮重组的预期,因为无论从国家战略、央企改革、行业地位、高层执行力等方面来看,央企航运公司重组都将是大概率事件,实施时间恐怕也不远了。
交通南羽:传统航空公司首推东航,国企改革锦上添花。
国企改革有条件,有示范效应。1)中国民航业自上一轮整合后基本呈现三足鼎立之势。传统行业有明显的“靠天吃饭”的特点。2010之后,行业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经历了连续四年的利润下滑。2)监管效果和国际竞争力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目前三大航空公司集团的运力都在1500架客机以上,但规模效应与国际领先公司相比并不突出(仅联邦快递就有700架飞机)。国际线从13开始大幅增长,但国际知名度还处于起步阶段。此外,中国的人均飞行时间仍处于欧美六七十年代的水平。近两年,随着消费升级力度的加大,航空产业将进一步做大做强。3)从标的来看,我们认为东航和南航如果有改革预期,可能会发挥更大的协同作用。两家公司都是天合联盟成员,部分代码和航线* * *共享,协同性强。从基地分布和航线布局来看,东南地区实力较强,也是航空出行的密集区。国内国际航线的需求空间和增长潜力远大于中西部地区。
从基本面来说,东航有很强的预期差,二三季度充满弹性。1)航空淡季运营强势,公司是代表性标的。春运热潮过后,国际航线增速持续强劲,达到25%左右。日韩市场持续发力,为公司淡季打基础。2)随着浦东机场新跑道的启用,资源和流量进一步时刻释放。作为占40%的基地航空公司,公司受益最直接。3)军演负面影响消除,旺季弹性释放更进一步。去年华东军区军演公司影响最大,今年影响预计不大,旺季同比利润弹性有望加快。4)中期迪士尼效应锦上添花。产品合作具有先发优势,区域市场流量聚集效应将进一步提升明年辅助收入提升的空间。
久事集团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强生控股。公司控股股东上海久事集团的产业包括ATP1000网球大师赛、F1中国站等大型国际赛事、上海国际赛车场、公交车等公共交通行业,此外还有部分房地产投资子公司。公开消息显示,久事集团的国资改革方案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强生作为久事集团唯一的上市子公司,大概率将体育资产或公交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如果改革发生,强生控股公司预计将受益匪浅。
海博股份,密切关注重组进程和动态。去年6月,公司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以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农房集团100%股权和农房地产25%股权。公司拟在本次资产重组的同时以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配套资金,募集总额不超过交易金额的25%(即不超过26.76亿元)。重组后,公司的主营业务已经转变为两部分,即房地产和冷链物流。农房集团的主营业务是别墅等高端地产的开发,70%左右的产业在江浙皖的二三线城市。在重组方案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农房集团高端楼盘存量较大,应该关注当前经济新常态环境下高端楼盘的销售情况;2)农房集团向养老地产进军。目前老龄化趋势在上海尤为明显,政府也在探索和扶持养老产业的发展。我们判断该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3)良友集团拟与光明集团合并。良友集团有很多物流和房地产业务。我们判断,如果两者合并,良友集团现有的物流和地产业务将大概率注入海博。
晋江投资,改革方向仍不明朗。锦江集团在国企改革中被列为竞争性企业,旗下拥有锦江股份和锦江投资两家a股上市公司。另一家上市公司锦江股份已经完成了战略投资者的引入。目前锦江投资的改革方向尚不明确,但我们从资产整合、员工激励等角度判断,锦江投资受益于国资改革的概率较大。
军工徐志国:军工整合是大势所趋,AVIC最具代表性,长期关注航天、电气等部门。
从世界范围来看,军事资产整合是大势所趋。上世纪90年代,美国50多家军工企业合并,形成洛马、波音等五大军工集团。
中国军事资产的整合是必然趋势,AVIC的整合最具代表性,有望在未来被各界借鉴。中国军工行业垄断性强,国家层面没有充分鼓励竞争。我们相信未来通过整合做大做强也是大势所趋。2008年,AVIC一、二合并为今天的AVIC集团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我们判断,未来各行业有望借鉴类似模式进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