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庄村志
北邻龙凤河,东南接周庄,西南接谢屯。老夏延线贯穿庄,把家装分成两部分:鲁东家装和鲁Xi家装。
历史的发展
贾庄是贾当初建的。明朝初期。张、马等姓迁入,贾姓始终未变。1982改名为西家庄。?
鲁西陆家庄的一座老大庙,鲁东贾庄的一座老小庙,都在文革中被拆了。
村庄概况
贾庄有160户,村民600多人,耕地面积1045亩。是安平镇一个普通的中等村庄。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贾庄先后通了自来水、小路、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4年村庄改造时,村民们搬进了运河新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生活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目前,已有110多户居民搬入该楼,50多户居民留在该村。
贾庄原有一所小学,后来并入周庄中心小学。
村民唐斌、唐凤岐和章宝金作为村医为村民服务。
经济年限
以前人们提到家装,习惯性地称之为“穷家装”。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村里全是土路,基本都是三五栋低矮的土坯房,几年没变了。怎样才能不“穷”?不过话说回来,那些年,哪个村不穷?
家装人一直在努力,一心要改变贫穷的面貌,追求幸福的生活。
集体经济时期,贾庄创办了纸箱厂和水针厂。安平镇很多村子都有纸箱厂,给京津的药厂提供药盒,这里就不赘述了。水针厂生产用于切割岩石的气动钻孔水针的备件。钻头钻在石头里,激烈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使钻头发热发红。水针很细,可以伸进钻孔里喷水冷却钻头。水针的制作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先将薄铁皮卷成一头细一头粗的喇叭形桶,将细的一端插入窑洞,从窑洞的另一端将桶拉出,在窑洞的规格下,形成与窑洞等厚的密封良好的铁管。
村办工厂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活跃了他们的思想。
联产承包后,村民放开手脚,下大力气在熟悉的土地上种植各种经济作物,希望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马智、哥哥马援和李海开始探索种植葡萄和早桃致富的道路。
他们的葡萄以巨峰和玫瑰香味为主。巨峰果串巨大,珠子又大又细,备受市场青睐;玫瑰香在果实中虽小,但香味浓郁,也深受百姓欢迎。
他们的早桃主要是早凤和春蕾。果实不大,但鲜嫩多汁,口感清脆爽口。早淘能提前近一个月占领市场,已经有了不错的盈利。
种葡萄和早桃赚的是辛苦钱,是汗水的收获,是身心疲惫的收入。
与此同时,贾庄的许多村民都建立了蔬菜大棚,主要种植香菜、窝笋、黄瓜、伊丽莎白瓜等。,其中也有不错的收入。
贾庄的村民们正在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着自己的生活。
名人雅士
唐玉树:清朝光绪年间,任香河县令,主张创办香河学堂,即城关小学。
唐斌:他是香河医学院和周庄中心小学的校长。回村做村医后,医德高尚,深受村民爱戴。
李斌:毕业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的前身),参军,随军南下。他是广西省委监察委员会的领导。1958,柳州抗洪时牺牲。广西烈士陵园里有他的墓碑。
马伦:北大照相馆厨师,擅长双手揉面馒头和拉面,1958。与张炳贵(王府井百货商场女店员,“抓得准”、“一下子清”)和石传祥(挖粪工,“宁脏不干净”)一起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
马玉华:邯钢销售部部长
马誉峰:参加过珍宝岛保卫战,时任教官;后来担任哈尔滨纺织公司欧洲分公司经理,主管对俄贸易。
马·于颖:上校军衔。毕业于天津航空航天学校,1967年入伍,进入北京独立第二师,后任24军退役中心主任。
附:唐教育家世
第一代:汤玉书(创办香河学校)唐于震(多年教私塾)
第二代:唐雯(唐玉树长子,终身教师)唐斌(唐玉树三子,创办祥和卫生学校,任校长;周庄学校校长)
第三代:唐(之子,终身教师)唐继强(终身教师)
唐庆珍(曾是民办教师)唐瑞芝(唐斌的大女儿,毕业于通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于天津市洪光小学)唐淑兰:(唐斌的侄女,曾是民办教师)
第四代:唐淑玲:(唐斌的孙女,曾在第一小学和周庄任教)
第五代:唐永之(唐之孙,多年教师,后转官;妻子高文会,教师)
唐恒顺:(我当了6年老师,现在在医保局工作;其妻余,教师,现为市第二小学副校长)
唐玉顺:(现任教于香河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