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出现在港片中的茅山道士,历史上有真实的原型吗?

上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开创了一种新的类型,叫做“奇幻功夫片”。这类以神鬼、功夫喜剧为题材的电影一时名声大噪,《僵尸先生》、《一眉捕人》等大片让林正英的“茅山道士”形象冷门。而香港电影中的“茅山道士”当然只是电影文字描绘的艺术形象,多是想象出来的。那么老港片中频繁呈现的“茅山道士”的真实原型是什么呢?

“茅山道士”与香港民间宗教文化

香港的民间宗教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除了正统的儒释道之外,还生动地吸引着南油、刘仁、茅山等中央教派的信众。他们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宗教神职人员,被学术界称为“民间仪式专家”。他们的仪式是道教、佛教和民间信仰的混合体,带有巫术成分。

影片中,林正英头戴黑瓦围巾,头戴帽子,身穿黄海清或双排扣长袍,这是民间俗称“易南佬”的典型服饰。这种形象在香港当代寺庙中还是很常见的。影片中林正英施法非法驱鬼的情节属于另一种“茅山法师”法术。

流传于新界北部的《道教千古传》一书说:“他的习性,或是黄冠宇,或是斗星巫,或是在茅山演戏,或是设煞。这些魔女都尊老君为道长。”

当然,他们都被称为崇道的老领主,只是出处不同而已。学者黄冠宇是指道士,而表演法帽山的人和设置邪灵的人是指巫师。本来三者界限分明,但在香港复杂的民间宗教文化背景下,教派差异很多,连当地人都无意区分身份。影片中的“茅山道士”理论上并不是道士,而是角色组合后多重身份的产物。

虽然“茅山道士”的形象与“南一老”相同,借用了道士的身份标签,但主要表现的是修行茅山佛法的法师,人们称他们为“茅山法师”或“茅山法师”。这里说的茅山法是民间巫术的一个流派,和正派道教的茅山上清派不是一回事。

巫术中的“茅山法”。

在民间,茅山一般写成“茅山”或“茅山”,他们的教派称为茅山派。20世纪30年代,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在两广瑶山地区考察时发现了茅山派,引起了汉学家的关注。盛行于两广的茅山教,与福建庐山教、湖南梅山教渊源颇深。这些民间巫术宗教通常被称为“法教”、“师教”。巫术的施行者被称为“功大师”和“端功”,即古代文献中所说的“武大师”。福建建阳的龚师傅甚至自称“巫术弟子”。

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区分巫术和宗教时,提出“巫术是一种适用的技术,一切行动只是达到目的的手腕”。巫术是一种准宗教现象,但巫术(或巫术)不同于其他宗教。

巫术大师们并不宣扬经典和教义,而是控制巫术,为普通人提供超验服务。他们在古代农业社会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巫术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士大夫文化和大众文化之外的一种神秘文化。长期隐藏在社会底层,被政府打压。《大明律》中指出“凡欺邪灵,法术水,助鸾祈圣,端公与太平洋者.....应该用左翼混乱的手法”用合法的手段来遏制茅山法之类的巫术。

但明代也有反映巫术作品的小说《海上游记》,全称是《蛇海新刻游记》。书中试图将巫术与三教并列,称“自天地开辟以来,民众以儒、释、道、巫术定居并传播于世”,反映了巫术文化在民间社会的影响。

在《海上游记》中,庐山法和茅山法被认为是巫术中的正邪两派。书中描述的庐山和茅山都是神话世界中的神奇胜地,不是理论上的,当然也不会指道教中的茅山。

汉族移民传播后,庐山、茅山、梅山等巫术也在南方少数民族中广泛传播。在瑶族、壮族、侗族、仡佬族和畲族的传统文化中,巫术占据着中心地位。比如畲族的“开山祖图”,就画有他们祖先的“茅山学法”的内容,这也是自宋代以来的汉族。

道教茅山中的“上清道人”

道教茅山上清派是指以江苏句容茅山为中心的上清派。南岳之妻魏为上清派第一代宗师,有“山中宰相”之称的陶弘景为第九代宗师。他常居茅山,在此设道观,讲授上清派经典,使茅山成为上清派的活动中心,名声大噪。东晋兴宁二年(364),魏夫人首次将《上清经》授予琅琊王司徒的谋士杨。

兴宁三年(365年)起,神仙来到武将史家中讲学,一种全新的宗教思想在夜幕下的天启活动中诞生。南朝隐士陶弘景先生将茅山的训示内容收集整理成书《道理诰》,严格记录了先轸留下的高洁多彩的文字,被司马旭等西方学者称为“茅山的启示”。

那么赛道上的上清道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上清派是唐代道教的主流,有茅山、天台山等分支。天台山迎仪节的道教学习经历,可以算是上清道人的人生标杆。7岁出家,65,438+03岁出家。从65,438+05岁开始参加郑艺咏,32岁进入上清经,获得了唐代最高道长的职位。他一生学习三孔经并获得相应法律地位的过程,与今天的学位制相似,但与电影中练就驱魔功力的“茅山道士”大相径庭。

因此,在六朝体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茅山上清派,与民间社会流行的巫术茅山教毫无关系。因为影片的强大影响力,一些观众陷入了是非混杂的尴尬境地。

古代小说笔记中的“茅山石”

此外,历代文人的《聊斋志异》和笔记中也记载了许多“茅山大师”的故事。他们可以依靠各种禁咒治愈鬼魂,驱赶狐狸。当然,他们写的是神秘莫测的世界里的奇闻异事,但更能反映人间世,这或许是香港灵异奇幻功夫片创作的思想渊源。但在古代小说中,控制茅山法的人指的是师者和法师,有时也叫法师,当然不是指茅山的上清道人。据宋代洪迈的《简毅志》记载,当时有一位居士,修行茅山佛教。虽然他不是道士,但李百姓称他为“谭大师”。

。据说在江西省德兴县,一只老狐狸变成了人形,变成了老黄漫的样子。他经常去看望在外面犁地的两个儿子。故事的结局令人尴尬。老黄漫被两个误认为狐妖的儿子杀死了。最后,谭师傅出现了,让假扮成老的狐妖出现,把他扑杀了。

明代湖南人蒋盈科也讲过一个故事,说他的家乡有一个叫李四的巫师。他所学的茅山佛法,大部分都是有害的,“试一试”可以合壁,酸酒,断绳。有一次,他用巫术挑逗一个走路的女人,女人的裙带关系突然自动褪去。后来他才知道这个女人是他女儿,成了笑柄。

清代纪昀的《岳薇草堂笔记》也描述了茅山大师与狐妖的故事,这与官场索贿行为十分相似。一户人家患了狐狸精后,联系了一个茅山师。当他准备出发去驱赶狐狸时,遇到一个自称是狐狸朋友的老头,付了高额的贿赂打通茅山师,阻止他驱赶狐狸。贪婪的茅山师傅拿到钱后并没有罢手,而是用“雷斧火狱”相威胁,时不时到处向狐妖索要金银。最后,不堪忍受的狐狸偷走了他的手印,这让他自杀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影视作品和世俗小说的影响力显然远大于宗教经典。所以,在理想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问,真的道士能不能按照老港片中“茅山道士”的虚拟形象“捉鬼降魔”。面对这样的问题,道士们不是无言以对,就是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