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功卓著的巴顿为什么没有参加诺曼底登陆?

7月1943日,西西里战役正式拉开帷幕。虽然盟军总兵力与守军总兵力之比为1:2,但在强大的海空军支援下,攻岛部队占领全岛38天,为盟军从南方登陆欧洲打开了大门,导致墨索里尼下台,意大利投降。

这场战争的英雄一定是乔治·巴顿。他的第七军4天前进320公里,攻占巴勒莫,俘虏敌人5万人,率先攻占墨西拿,把轴心国军队赶出西西里。巴顿在一战中一战成名,成为家喻户晓的美国英雄,展示了美军的作战潜力和影响力。

然而,“耳光”事件将他和美军推到了风口浪尖。

事件源于第七军入侵墨西拿期间,巴顿一周内两次前往战地医院。第一次,他训斥了一个因为“害怕”而“躲”在医院里的士兵,第二次,他当众打了一个士兵的耳光。这一事件迅速在全军广泛传播,很快成为美军在盟军中最惨的事件。

巧合的是,这两起事件都发生在布拉德利的第2集团军。陆军首席医疗官向指挥官布拉德利和集团军群司令亚历山大将军报告了这一情况。作为巴顿的下属和前搭档,顾全大局的布拉德利压制了这件事。

事实上,胆小怕事、临阵脱逃的士兵在所有部队中都是令人深恶痛绝的,有些甚至直接受到战场纪律的约束。然而,身为英国人的亚历山大却无视这一切,将此事报告给了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撇开生意不谈,他或多或少是想看巴顿出丑,因为他“讨厌”巴顿。

首先,巴顿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他有明显的优点,也有不可接受的缺点。他厌恶邪恶,渴望胜利,但也脾气暴躁,口无遮拦。他常常对友军,尤其是英军的“耍大牌”、故作姿态、自私自利一脸不屑,巴顿更是冷嘲热讽,深恶痛绝。

其次,美国主导的“哈士奇8号”行动被蒙哥马利推翻,随后自己的计划展开。很明显,美军这次成了盟军进攻的配角,掩护英军侧翼。这件事让巴顿非常生气。虽然他仍然尽职尽责,全力以赴,但在整个竞选过程中他都不服气。

机会终于来了。由于蒙哥马利的优柔寡断,英军被德军优势兵力包围。巴顿分兵攻占巴勒莫,打开了战局,然后在英军之前攻占墨西拿。他的光辉顿时盖过了蒙哥马利,他用实际行动狠狠教训了这个自以为是的英国“小人”。

更重要的是,一直是盟军中坚力量的英军,在美军面前完全被打回了原形。这是英军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亚历山大感到更加羞愧。就在如何刹车巴顿的风头和美军的气势的时候,“耳光”事件让他觉得有点底气不足。

艾森豪威尔并不完全关心这件事,他一直在努力保护巴顿。无奈,此时又被好记者添油加醋,让美国的政客们非常不满,出来指责军方偏袒,要求严惩巴顿。

正因为如此,在政治家看来是不可原谅的。

第一,美国作为一个强国,一直在标榜自己的价值观,尤其是在人权方面。巴顿的做法更是违背了宪法和法律。“打耳光”明显是在践踏军人的人权。作为一名高级军官,你不能粗暴地将你的人格凌驾于法律之上。

第二,不尊重科学。“战争恐惧症”在二战期间被医学界定义为“抑郁性神经症”。无知的巴顿,对医学一窍不通,不听医生解释,辱骂士兵,明显违背了医学科学精神,在医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感和抵制。

当然,更严重的是玷污了美军的名声。自从美军介入欧战以来,为了争取在同盟国中的主导地位,可以说是派出了精兵强将。他们就是想通过良好的军人形象和强大的战斗力来展现一个文明教师的风范。

就在西西里大获全胜,美军走向辉煌的时候,巴顿的粗暴行为彻底暴露了美军长期的军阀作风,成为友军争相讲述的笑话,让美国蒙羞。虽然,罗斯福、马歇尔等人还是尽力保护这位战争将军。但最终,巴顿被免去了陆军司令的职务。

“耳光”事件只是巴顿不受重用的原因之一。

巴顿被解职后,只能坐在巴勒莫望天,无所事事。眼看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霸王”行动正在进行,他的部下布拉德利准备登陆欧洲,而巴顿却成了局外人。为什么?

首先,在“耳光”事件后,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对巴顿有了彻底的了解。在他看来,巴顿性格令人遗憾,脾气暴躁、鲁莽、冲动,很难当高级指挥官,但他仍能胜任集团军司令。换句话说,他的职位已经结束了。

其次,西西里战役期间,第七军发生了两起屠杀战俘事件,巴顿被认为是幕后的始作俑者。虽然经过陆军部的调查,他并没有指使枪杀俘虏,但这一事件再次将巴顿推到了公众面前,成为众矢之的。

更让美军头疼的是,毫无政治头脑的巴顿在一次集会上大放厥词,声称战后世界格局将由英美主导。这句话像一颗地雷,瞬间将巴顿的言论上升为“国际事件”,引起苏军不满。

要知道,由于价值观的差异,东西方势力虽然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担心美英拖延开辟第二战场,减轻苏联压力的斯大林,对联合对付轴心国失去了信心。

这一次,就连艾森豪威尔也不再保护巴顿,并严肃地批评了他。美国对他的直言不讳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要求解除这个“麻烦制造者”的武装,让他重返战场。此时,巴顿也知道这次“灾难”不小,他一度有了离开军队的想法。

然而,巴顿在非洲和西西里取得的成就让盟军高层非常清楚他的能力。尤其是即将到来的诺曼底登陆,美军仍然需要巴顿这样的士兵冲锋陷阵。最终,巴顿保住了第3集团军司令的职位,但作为“诱饵”留在了法国加莱。

如果巴顿被解职,美军对西欧的反击会顺利吗?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二战,巴顿将军。

欢迎搜索关注《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