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的历史
日元每次升值都会不同程度的给日本经济带来一些短期的好处?通过国内外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促进民族工业尽快自立,倒逼其提高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在进口原材料和石油方面节省大量外汇;那些受低汇率保护、效率低下的出口企业或利益集团受到冲击,有利于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汇率的上升大大增加了日本无产阶级的财富;促进资本输出和日元国际化;给日元对外借贷带来增值收益;减轻还贷负担。
日元升值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1。2月从1美元涨到360日元到306日元?固定汇率?;第二阶段从1973的2月到1985的9月,逐步升值1美元到240-250日元?浮动汇率?;第三阶段是1985“广场协议”。截至目前,日元升值1美元,至90-140日元。
战后日本的工业发展、经济振兴和国际贸易都是在锁定日元20多年低汇率的背景下实现的。1949年,为了控制持续的通货膨胀,改革当时存在的多重汇率,日本在美国占领当局的帮助下制定了道奇计划和经济稳定九原则,将美元与日元的汇率锁定在1: 360。正是这种固定汇率的实施给了日本工业重返国际市场的机会。因此,日本国民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从1946-1950到12.3%迅速上升到1956-1960到23.4%。20世纪60年代后,日本出口产业增速加快,出口贸易大幅增长。60年代初,日本出口指数年均增长率为17.9%,后期为15.1%,几乎是同期世界贸易增长率的两倍。日元低值固定汇率一直实行到2月1973。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在1951-1955,1956-1960,1961-1965和1966-65445。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日元在2月份首次升值时的工业基础,1971。得益于20多年来1: 360日元的固定汇率,日本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1961-1965和1966-1970,日本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9%和15.1%。1971年,日本普通钢、热轧板和冷轧钢板的成本分别只有美国的56%、70%和68%。1970年,日本汽车产量比1960年增长了10多倍,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出口国。日本钢铁和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表明日本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在这种产业背景下,日本只是将美元与日元的汇率从1.971.1.02调整为1.306。
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日本进一步加快了其产业结构的高加工程度和高开放程度的进程,并因此成为美国在汽车和其他工业领域的有力竞争者。从65438年到0975年,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1981年,尽管欧美市场“自主限制”,日本仍出口了605万辆汽车,而同年排名第二的联邦德国仅出口了21.5万辆汽车,一向以汽车大国著称的美国当年也仅出口了69万辆汽车。正是这种严重失衡的市场结构引发了日美之间长达数年的汽车贸易摩擦。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政府采取了对美国守口如瓶的对外贸易政策,为本国工业的发展争取了更多的时间。1980年5月,日美达成协议,鼓励日本汽车企业在美国投资设厂。但这种软弱的协议对日本企业几乎没有约束力。1981年后,尽管日美两国几乎每年都会就日本的“自我克制”进行谈判,但日美汽车贸易严重失衡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美日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两国贸易矛盾最终激化,产生了“广场协议”。此后,日元升值进入第三阶段。
通过对比,以汽车为例,分析了中国目前的产业基础和国际竞争力。虽然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销量实现了36%的年增长率,但总规模仅为365438+万辆。同年美国汽车销量仍达到65,438+065,438+0万辆。目前世界汽车产量约为5400万辆,但中国汽车产量的比重仅为5.74%,汽车出口在世界出口中所占比重极小。也就是说,与日本相比,中国的工业基础远不及日元第一次升值时的水平,更无法与广场协议的水平相比。
以上事实也可以说明日本经济是在低汇率的保护下发展起来的。如果人民币在压力下必须升值,可能的后果如下:
适度升值。只要一国货币有升值预期,外资或热钱就会涌入,压迫货币继续升值。以日本为例。1985的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大幅升值。在随后的10年间,日元汇率平均每年上涨5.2%。也就是说,如果国际资本在日本购买一种资产,比如股票、房地产、债券、日元等。,即使这个资产不盈利,也可以通过汇率的变化获得5.2%的年升值率。日元升值初期,只有少量国际资本进入日本,购买日本股票。此后,日元升值,股市上涨,吸引了更多国际资本进入日本。这种情况带来了两个直接后果,一是进一步刺激日元升值,二是导致日本国内货币供应量过度增加,而当时日本实行的是非常宽松的低利率货币政策。这些因素的综合刺激了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导致了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日本经济从1986开始出现泡沫,并在1989结束时达到顶峰:日经平均股价上涨至38915.87日元的历史最高水平;东京市中心的地价涨了2.7倍。从65438年到0990年,日本金融机构和房地产公司不时破产,泡沫开始破灭。这场悲剧后来被认定为造成日本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之一,至今仍未恢复。
急剧升值。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约7000亿美元,与贸易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就业人口超过1亿。汇率大幅升值将使中国出口形势急剧恶化。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国外进口产品价格低,冲击国内市场。这不仅会增加中国的失业人数,也会给中国最终摆脱通货紧缩带来困难。如果中国经济发展放缓,只会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此外,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在世界和国内经济环境下,诸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人民币突然升值显然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