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瓷器和出土瓷器有什么区别?
在观察传世瓷器时,人们常常会嘀咕:“看起来这么新,都是新的吗?”甚至认为“东西没那么好,可能是假货。”这些说法和观点具有普遍性,存在一个如何辨别真伪的问题。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对比就会发现,新瓷的釉面干燥(观察时注意聚焦在某一平面上的某一点),暗沉,表面光线刺眼(注意侧面反光强烈);古瓷的釉面厚重,水润,由内而外的光线明亮柔和(可以阻挡强烈的侧反射,仔细体会)。总的来说就是“珠光宝气”,看起来肯定比新瓷“新”!
随着时间的延长,釉中的各种矿物质在自然界的物理化学作用下,逐年氧化老化,其活力、能量和强度也逐年减弱,釉层开始老化变老,釉面开始逐渐成熟变暖。除了特殊情况下非自然的超强物理化学作用造成的失光,其年龄与变化程度成正比!藏族先民保守古瓷釉色鉴定秘密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保守的垄断。掌握了这个秘密后,他们在收藏和生意上就有了优越的招数和机会。
第二,关于出土瓷器的鉴定。瓷器的鉴定方法不能局限于宏观的研究,还必须从微观方面入手,分析哪些微观物理状态是内部变化造成的,哪些是外部原因造成的。真瓷的珐琅质和胎骨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环境中经过长时间的化学反应形成的,具有历史变化感的物理状态和特征,胎釉同步老化后自然表现出来的浓厚古雅气息,是高仿大师无法模仿的。目前的鉴定模式和方法只是根据鉴定人的个人经验,对器物的形制、纹饰、色料、胎土、釉层、工艺、风格等表面现象进行综合鉴定,缺乏对瓷器本质变化的研究。
在出土瓷器的釉层上和釉层内,必然会长出由各种化学元素结合而成的土渗水斑和晶莹剔透的银白色、灰白色或黄色土锈花晶体。这些土锈花的晶体是不规则的小点或小块。
有些釉料会产生由半透明细粒组成的烟状、云状、圆形等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晶斑,釉层内部还会产生象牙色或黄白色絮状粉斑,或透明的聚集晶体、雪花状、玻璃状等晶体。有些晶体很细,很短的“毫丝”或短纤维,类似于磁铁吸附的细毫状铁粉。
这些具有独立表现形式的晶体,是化学成分按照“物以类聚”的自然规律,在漫长的结构调整过程中有序排列的结果。这种瓷器本质变化自然表现出的胎釉老化特征,与人工锻造结晶明显不同。
伪造的晶体形态单一,几乎都是霜状的银白色晶体,而且几乎都在釉的浅面或开纹处,有的在釉稍磨损的部位形成灰白色条纹,类似于天然土碱,但都有明显的人工痕迹。伪造的陈化状态有一个规律:釉面破损失去光泽,人为痕迹明显;自然陈化的釉面光亮润泽,无人工痕迹。
第三,目前很多同行朋友的鉴定方式。
他们更注重古瓷的纹饰、造型、青花发色,甚至会和书中提到的、图中公布的物件进行对比,以求吻合。我认为古瓷的花纹、工艺、造型、质地等因素作为鉴定内容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上面的内容,只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古瓷外在* * *的一种表达,并不是本质的。古瓷历经数百年、数千年,随着不同环境的变化一路走来。所以也要动态观察思考,并运用到实践中。如果只是按照书上的标准答案来对比纹饰、造型、发色等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造假水平的不断提高,恐怕理论专家会一头雾水,收藏者也不知道会损失多少!
第四,在“玩”中鉴别瓷器。
古瓷和其他旧物一样,长期受到周围环境和材料的影响,尤其是它的表层,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古瓷的表面受到其他物质的影响,发生了变化,以至于一时看不出原来的样子。这种拒绝开门的行为只是暂时掩盖真相。
“古董”中的“玩”字,充满了文章。比如一件青花瓷,一开始不是“开门”,而是把玩的时候“开门”。其实道理很简单。在不断的擦洗和浸泡过程中,逐渐揭开旧气包,釉面的老化和质变——油性釉层可以清晰地显现出来,青花料的层次感非常明显。当然,这意味着这东西本身确实是古瓷器。如果是古董新瓷器,怎么玩都玩不出来。
1,重量感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洗瓷的轻重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需要大量的动手实践和感悟,才能形成贴近客观实际、有个性差异的“轻重感”。瓷器的程度,胎体或釉层的厚度,器皿的大小等方面的任何细微差别。,就足以引起瓷器重量的变化。
只有尽可能多的练习,不断的自我感知、理解、对比、修正,才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分辨新旧、好坏、真假的严肃感。一旦形成自己的轻重感体系,在未知瓷器的断代和窑口、品质、味道、新旧、真假、仿制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很重要,但是准确、可靠、不可替代,但由于其不可避免的模糊性、差异性、模糊性,无法量化、复制、对比,所以往往作为视知觉的必要补充辅助手段,难以独立、果断。
2、干湿感
有句话叫:“古瓷会流汗。”瓷器年代不同,衣服也不同。所以在同样的温度和湿度下,如果拿在手里,干湿感会明显不同。一般来说,只有200年以上的瓷器才会有出汗的感觉,而800年以上的瓷器很少出汗,很滋润。
200年以下的新瓷,感觉干涩,干滞,干燥。反复摩擦瓷面或用气息摩擦釉面,会发出干燥、沉闷、刺耳的摩擦声;800年以上的瓷器虽然比较干燥,但是摸起来很滋润,光滑,凉爽。无论你怎么搓啊搓,都不会有干涩刺耳的摩擦声。
所谓涩、滞、燥、润、滑、爽,字字是一个世界,字字是经历、汗水甚至泪水的结晶!要品味其中的真谛、深意、精髓,必须反复千百遍,揣摩、总结、凝练、提纯。其次,瓷器的服装,也就是搪瓷,也决定了瓷器是否出汗,出汗多少。总的趋势是透明釉比不透明釉容易出汗,玻璃化高的比玻璃化低的容易出汗。
建议瓷器断代时,干湿手感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所谓“古瓷会出汗”和干湿手感只是手上的感觉,并没有真正看得见的汗或汗滴;另外,瓷器的干湿感和你的手是否出汗没有关系。
3.保湿感
新旧瓷器的区别是非常明显和巨大的。
100年以上的瓷器,摸起来非常顺滑、清爽、舒适、温暖,越老越清爽。
不管新瓷器是煮熟还是烧烤,是打磨还是涂药,是埋在土里还是泡在海里,让他绞尽脑汁寻找枯肠都无济于事。很多努力可能会欺骗人的印象,但绝不会欺骗人的感情!
建议千万不要人为的让新瓷的涩感、滞感、耐感穿越岁月的年轮,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
4.软硬感软硬感是一种极其细微细腻的手感,只对个别瓷器品种如越窑、定窑、耀州窑有一定的区分和标记意义。
瓷器的软硬感是视觉的线性刚与柔,触觉的锐度与暗沉相结合的复合感,而不是单纯的刚性软硬感。与其他任何瓷器品种相比,越窑瓷器在釉色、轮廓和装饰方面都有一种冷、硬、硬的感觉。定窑的阴线刻画和耀州窑的隐帝篆刻技术,各有独特而刻板的特点。
提示的硬感是一种难以用语言描述和表达的尖锐性、尖锐性、独特性和独特性的综合体。它复杂、混杂、微妙,只有反复把握、揣摩、分析、比较,才能看出端倪。
5.温暖凉爽的感觉
冷暖感是区分瓷器质量和品味的分水岭和试金石。顶级的瓷器,尤其是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尤其是顶级的哥窑、汝窑瓷器),真的是温润如玉,冬暖夏凉如宝玉、宝石!提出很多瓷器在相同条件下确实存在明显的温差,可能与“玛瑙入釉”或古人的“爱不释手”有关。
6.熟悉感
熟悉感是手感和听觉紧密结合的产物。瓷器和瓜果一样,因烧制温度不同而生熟。如果烧制温度低,在1150度以下,就谋生。烧制温度略高,约1200度,其声学硬木半衰期;无论烧制温度多高,约1260度,其声如石,略有回音,半生不熟;若烧制温度在1320以上,其声像金黄,回声悠长,余味悠扬,为熟。
《宋汝窑》中的天蓝色椭圆形无痕水仙盆,与瓜果的成熟状态正好相反。瓷器越生越轻,越容易碎。反之,越熟,感觉越重。熟悉瓷器的生熟感,就能基本掌握宋代五大名窑烧制温度的主要特点。被活人煮,或者被活人煮,自然是不对的。
提出所谓生、半熟、半熟、熟瓷,既不是瓷器质量的分水岭,也不是瓷器成败的试金石,而是不同瓷器品种、不同釉层的客观特殊需要,是古代人民巧妙技艺、智慧和能力的最高展示。7.滑滑的感觉
滑感既是涩感的延续,也是涩感的结果和原因:润则滑,滑则润,滑则润。涩就会滞,滞就会滞。滞必涩,滞必涩。
每一件古瓷都必须是滑的,从光滑度,润滑度,油性都有。滑、滑、腻、滑是不一样的,但滑是不可或缺的,滑是不可或缺的。每一件古瓷一定是滑的,是古的,是固定的。所以不会有滑点,不会有滑点,不会有停滞,不会有新的停滞!
提出古瓷的滑落来自岁月,来自肌骨,来自年轮,是历史的烙印,是腐朽的结果,是沧桑的必然。这种自然的光滑,是人工打磨、上油、打蜡永远无法模仿和复制的。
8.厚度感
瓷器的品种不同,历史年代不同,保存环境不同,失透程度不同,都会导致瓷器的釉厚感有很大的差异和差别。古代民窑的瓷器往往古朴、粗犷、典雅,厚度最粗糙;古代官窑瓷器虽然技艺水平和选材最高,但也逃不过历史自然腐朽的规律,所以手感不如现代新瓷细腻,略显粗糙。
提出古代官窑瓷器往往巧于拙,精于粗,美于丑,简而不简,简而不俗,平凡而不俗,值得把握。
9.凹凸感对于区分和鉴定明中期和元代以前青花和釉下红的真伪具有重要意义。
明中叶以前的青花瓷都是进口的低锰高铁青花料,所以青花料往往表现为明显的下凹和釉上锡银光泽结晶。
釉下红的情况正好和青花相反。由于以铜为着色剂的釉下红对温度极其敏感,也容易流动,形成凸起,所以真正的明中叶以前的釉下红瓷器,往往呈现明显的向上凸起和红色晕染,具有发黑、烧成、青苔斑等突出特征,易于识别,难以仿制。
此外,宋特有的蚯蚓走泥纹也有凸、凹、平三种形态和感觉。民国以前是作为判断钧釉的唯一标准。